- 财位吉祥物怎么摆放
- 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族六亲。您怎么解读
- 流传千年的划拳辞令,“五魁首”“八匹马”,到底是什么意思
- 如果只能选一种,你最喜欢沈阳哪种美食
-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饭局是哪些
财位吉祥物怎么摆放
已有12684人申请
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族六亲。您怎么解读
富贵之人,人人攀炎俯势,使他如鱼得水,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吃香喝辣,从而像条龙一样;而贫穷的人,人家都怕他借钱要物,而躲着他。平穷了,也就像惊散了周围的人。老百姓有句俗话:死得,穷不得。命可以不要,但千万不能穷。人一旦穷下去,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什么亲情、友谊,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一幅好联,道尽人间世态炎凉。
流传千年的划拳辞令,“五魁首”“八匹马”,到底是什么意思
唱酒中划拳辞令,是从一排到十都是挑吉祥之语,“五魁首”是第五个,“八匹马”是第八个。尽管民间地方不同,划拳的规矩不同,划拳辞令也不太一样,但这两句辞令在民间用得比较普遍。
五魁首,民间的多种说法之,最靠谱的是“五经魁首”的简称。一般来说,划拳辞令每句大多是三个字,比如说“四季财”就是四季发财的简称,“六六顺”是六六大顺的简称。
“五经魁首”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名词。古代有些朝代科考取士列五经科,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科。每人只需专通一科,每科会试第一名则称为五经魁首,五科中就五人为经魁首。魁和首在古代都是排在第一的意思。
划拳辞令大多为祝愿对方升官发财、福寿齐全、人生风顺、爱情美满、身体健康等之类的语言。
八匹马,我国古代传说中有八匹神马,称之为“八骏”。传说指为周穆王拉车的八匹马,每匹马都有独特超凡本领。东晋时期王嘉撰写了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名叫《拾遗记》,书中就写出了八匹马的名字和本领:
绝地,其本领是足不践土,脚不点地,可腾空而飞。
翻羽,其本领是跑得特别快,据说比天上的飞鸟还要快。
奔菁,其本领是能够夜行万里。
超影,其本领是能够追着太阳飞奔。
逾辉,其本领是身上的毛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
超光,其本领是一个马身十个影子。
腾雾,其本领是驾着云雾而飞奔。
挟翼,其本领是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在记录西周时期的历史典籍中,有一部《穆天子传》,西晋时期被发现,一说成书时间为战国时期,史学方面有争议,作者不详,书中记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由著名善御者造父(西周时期人物,赵氏始祖、赢氏始祖)驾车,伯夭为向导,八匹骏马拉车出游。书中原文:“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八骏因此成为神马,为后世所景仰。
划拳,有的地方也叫猜拳,古人为了在喝酒时不至于太单调和沉闷,为了喝得更尽兴,就以划拳来助兴。
划拳辞令流传千年,如果要从历史上行酒令开始说起,各个历史时期,五花八门,很多都是所谓风雅人士喝酒行乐,赋诗填词的有之,唱歌唱曲的有之,猜谜语的有之,掷骰子的有之,各有各的招数。划拳就是起源于古代行酒令,属于行酒令中的一种,是酒文化中的饮酒礼仪。
划拳辞令在民间多种多样,往往同一个地方,从一开始到十结束的辞令(有的地方从一到二十),有多种多样,只要是吉祥之语,对方能听懂就行。下面例举如下:
一:一心敬、一条龙、一锭金、点状元、一金魁、一元宝等。
二:哥俩好(叔侄好、伯侄好、公孙好等),两家好(俩相好)等。
三:三多多,三星照、三只羊、三元开、三结义等。
四:四季财、四喜财等。
五:五魁首、五花骢、五纪魁、五子科、五福财等。
六:六六六、六六顺,六个六、六六连等。
七:七个巧、巧七个、七仙女、七团圆、七巧巧等。
八:八匹马、八大仙、八大寿、八仙寿、八仙到等。
九:九长久、久久长、九连环、快升官等。
十:满堂红、全来了、全到来、合家欢、十全美等。
“五魁首”用于划拳辞令,是吉祥之辞,也是祝愿之辞,祝愿对方或者家庭有人能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八匹马”不仅在民间划拳辞令有,在家中、办公场所等地方也喜欢挂八骏图,寓意马到成功。划拳时也是吉祥之语,是向对方表示的一种美好祝愿。
划拳辞令中的禁忌
一、“五”的禁忌。我国有一些地方的划拳辞令没有“五”的辞令。比如云南的一些地方,据说“五”音“武”,人们喝酒划拳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然不能“动五”(动武),因此划拳时不能喊“五”。
有的地方则不能说“五魁首”,比如山东济南一带,据说当地有一个叫“五魁”的匪首,因作恶多端,被,因而忌讳。
二、是划拳辞令不有恶语。传统划拳辞令都是吉祥之语,如果掺杂一些调侃、讽刺、挖苦等不文明礼貌的语言,就会视为对人的不尊重。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会令喝酒的场面很尴尬,甚至会闹起来。因此,传统划拳辞令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有的地方还划拳辞令作硬性规定。
三、划拳说出的辞令要尊敬长辈。在第二的“兄弟好”中,值得人们注意。如果是两人同辈,自然是说“兄弟好”,如果与长辈划拳,就要随机应变,比如说叔伯辈的划拳两人同说“叔侄好”“伯侄好”、与祖字辈的划拳两人同说“公孙好”,以此类推。这种情况在一些大的家族中常遇到,叔侄、公孙年龄一般大,或长辈比晚辈年龄小的,司空见惯。如果不明对方身份,一般也能不用“兄弟好”,为了保险,不至于越礼,通常使用“俩相好”或“两家好”。
四、划拳时大拇指不能藏起来。这是我国很多地方划拳时的讲究。比如说,划拳时,出拳大拇指一直要出来,不能握在拳头上。这是表示尊重对方,否则被认为蔑视对方。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划拳辞令中的“五魁首”“八匹马”是一种吉祥之语,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如果只能选一种,你最喜欢沈阳哪种美食
论沈阳的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不必说西塔冷面,也不必说边馅儿饺子,因为他们都没有下面的这道菜受欢迎!这道菜是每个沈阳人的最爱!据说全90%的鸡骨架都销往了沈阳,这足以证明沈阳人对他的爱!不论是大街小巷的餐馆,还是夜市,美食城,都有他的身影,这道美味价格低廉,但却是下酒神器,美食摊前有人拿着它喝着啤酒,美食城里有人拿着它配上冷面,小饭店中有人啃着他喝上二两,夏天烧烤摊儿里支着小桌,大家抢食它,喝着成桶的扎啤,欢声笑语。这道菜就是沈阳的熏鸡架!鸡骨架,俗话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经过沈阳人之手,却变得那么美味。使得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见三五好友,小酌一顿,啃食鸡架,笑谈人生~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如此快乐!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饭局是哪些
鸿门宴、千叟宴,杯酒释兵权这些广为人知的很多人都有提到,老妖就另起灶炉谈几个另类的饭局。有一些算不上著名,更谈不上十大。
1、最英明的饭局——绝缨之宴
楚庄王在平定斗越椒之乱后,宴请群臣直到黄昏还未结束,于是楚庄王命令点上蜡烛进行夜宴,还把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叫出来轮流敬酒。
忽然一阵风吹过,筵席上蜡烛熄灭,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然而楚庄王却下令“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七年之后楚庄王伐郑,一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2、最变态的饭局——诸葛昂与高瓒的人肉宴(本故事出自野史记载)
吃人肉的很多,但是能吃出高度吃出水平的除了姓朱的,就是这两位了。
据说高瓒一次请诸葛昂吃饭,烹了一对双胞胎,把头手腿分别盛放到盘子里。诸葛昂赴宴结束后,过了些时日改请高瓒赴宴。
不过诸葛昂的宴席上没什么菜,叫上来一个小妾行酒,这个小妾给高瓒倒酒的时候笑了一下,诸葛昂就把小妾斥了下去,不一会厨房里的人就搬上来一个大银盘的蒸菜,里面盘腿坐着的就是刚才的小妾,依然涂抹着脂粉,穿着锦绣的衣服,唯一的不同就是蒸熟了。
蒸此妾坐银盘,仍饰以脂粉,衣以锦绣,遂擎腿肉以啖,瓒诸人皆掩目,昂于奶房间撮肥肉食之,尽饱而止
3、我都防成这样,你还能下手的饭局——专诸刺僚
吴国公子光想要杀掉吴王僚自立,伍子胥得知后认为要楚国就要先帮助公子光,于是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楚平王死后,吴王僚派去攻打楚国的被纠缠暂时无法回来,公子光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就请吴王僚到家里做客。
对此吴王僚自然是百般防备,据说吴王僚的卫兵从公子光家大门口排到身边,然而谁想到专诸把短剑藏在鱼炙当中进献,当场杀了吴王僚,而公子光也趁机杀光吴王僚的卫兵自立为王。
4、性价比最高的饭局——二桃杀三士
想要杀掉三个勇士,需要多大的成本?答:两枚桃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三人武艺高强,又意气相投,三人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于是再一次齐景公宴请鲁昭公时,晏子摘了六枚桃子,两位国君并叔孙、晏子一人一枚,恰剩下两枚桃子,于是晏子让众人计功分桃。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公孙接,曾经在陪伴国君打猎时,力杀猛虎救驾,所以吃了个桃子。
第二个跳出来的是古冶子(另一个版本中是田开疆)曾经陪伴国君在渡河时,一只大鼋咬住国君骑得马腿,古冶子跳下黄河与之搏斗,杀了大鼋,一手持头一手牵马而回,因此也吃了一个桃子。
最后田开疆出来说道自己曾徐国,吓得徐国君臣俯首,郯国和莒国望风而降。然而此时没有桃子,田开疆认为自己功大而无桃,这是受到羞辱,便拔剑自刎,公孙接认为自己功小而吃桃,品行不端随后自刎,古冶子看到两个兄弟自刎,自认无颜苟活,也。
于是三个功高震主但又有君子之风的勇士因为三个桃子先后。
5、最阴险的饭局——请君入瓮
武则天前期多任用酷吏,比较的有来俊臣、周兴、丘神勣等。丘神勣被处死时,有人告周兴与其通谋,于是来俊臣奉命审讯周兴。
同样是告密天才,来俊臣担心查不出结果,于是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酒过三巡,来俊臣故意叹口气响周兴请教审问犯人的方法。
周兴得意地支招,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听得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
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
吓得周兴当即认罪,被判处流放岭南。果然坏人还是得坏人磨。
6、唐朝版鸿门宴——上源驿事件
唐朝末年,朱温转投朝廷之后负责平定黄巢。然而黄巢攻陈州不下转向汴州,防守的朱温(此时还叫朱全忠)深感势微,乞援李克用,李克用率领精锐一路杀到黄巢老家才罢手。回军时,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
然而此时李克用骄矜气盛,又一向看不起朱温,于是在宴会期间出言不逊惹怒朱温。朱温回去之后本就受到羞辱加上对李克用颇为忌惮,于是派兵保卫驿站,四处放火又乱箭齐放,想要杀死李克用。
天幸降大雨,李克用在精锐拼死保护下终于逃了出来,然而随身士兵也死伤殆尽。
两人从此结仇,掀起唐亡之后的梁唐争霸。
7、服务员最不想参加的饭局——石崇宴请王敦
石崇的富都听说过,但是少有人知道石崇劝酒也是一流,怎么劝呢?让美女出席劝酒,喝酒的人如果不喝就把美女杀掉。
有一次王导与王敦兄弟两个参加石崇的宴席,期间美女劝酒,王导不忍喝了,然而王敦却不喝。
不喝,拉下去砍掉。在上一位
还是不喝。
砍掉换一位
就是不喝
砍掉,换
不喝
……
劝酒的美女可怜兮兮的被杀掉一个又一个,王敦还是淡定的就是不喝酒。
王导看不下去了,就劝王敦喝一杯,然而王敦说他愿意杀自己的家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8、性价比最低的饭局——请客吃饭爽约会被杀得
公元前571年,卫献公请大臣孙文子孙林父,宁惠子宁喜进宴,然而两人到了约定地点等到天黑也没见卫献公,原来卫献公却到园林去打猎射雁。两人只好来到了园林,而这个卫献公未脱射箭的服装就和他们谈话,却没有再说宴请的话。
一个爽约一个不脱射箭服装就谈话这在春秋时期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后来孙文子的儿子陪卫献公饮酒,卫献公让师曹唱《巧言》最后一章。孙文子知道后,知道卫献公是在忌惮他,于是抢先打跑了卫献公。
比卫献公还惨的是郑灵公,因为在宴请公卿大夫时与子公斗气,故意不给他鼋羹,谁想子公居然把手指伸到郑灵公的鼎中沾了沾尝了一口,郑灵公想要杀掉子公,却被子公抢了先,自己被反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请客吃饭随便爽约后果很严重。
本来还想写齐景公夜宴跟朱老总请客,不过已经很长了,就到此为止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