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别丧的句子吗,我想听
1、别难过,明天更难过。
2、心中藏恶鬼,眼中无良人。
3、尝尽人间绚烂,难补一生心酸。
4、我来过这世间,可我不曾活过。
5、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6、好好生活 苟活于人群之中。
7、人海十万里 没有人善待你。
8、不是所有喜欢都能得偿所愿。
9、我想快乐,可难过不会放过我。
10、等你还不如等死 至少死还会来。
11、我的一年,活了一天 重复364遍。
12、下次绕过人间,如果你也不在的话。
13、可怜你一身傲骨,活得连狗都不如。
14、也有人说喜欢我 但从没见谁坚持过。
15、这个世界真好,每天都有不同的难过。
16、你以为他不喜欢你 实际上他还很烦你。
17、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前任的喜帖。
18、我好像只是偶尔被需要,从来没有很重要。
19、我喜欢现在的年纪,却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20、世间八苦 除了生老病死 其他都是自寻苦楚。
21、二十几岁,匆匆忙忙,慌慌张张,一无所有!
22、沟壑难平 山海不再 人间烟火无半点属于我。
23、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
24、谁我都不想等了,以后就等红灯等雨停等死。
25、我要是没点自我安慰的本事,还真活不到现在。
26、如果一杯酒可以咽下所有心酸 那么我直接吹瓶。
27、很想你回来找我,想想还是算了,别重蹈覆辙了。
28、委屈像吞进了玻璃的碎片 满口的鲜血却吐不出来。
29、在13月 星期八 第25小时 第61分 或许你会是我的。
30、你没有失去什么,你从来就是一无所有,不是吗?
31、不要把别人想的太好,因为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情。
32、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努力都可以得到,但是喜欢不能。
33、人生是一直都很艰辛,还是只有童年如此?一直如此。
34、你的意中人是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彩云娶别人。
35、你问我为何时常沉默,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话无人可说。
36、幸福不是结尾,不幸才是,这世界上没有从头到尾的幸福。
37、以前觉得靠关系的人一定很,接触后发现人家样样比我强。
38、不要看别人表面上一帆风顺,实际上,他们背地里,也是一帆风顺。
39、抑郁的人在水底,正常的人在水面,我沉浮在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
40、世间所有不尽人意之事,全靠硬扛,接受成长,也接受所有的不欢而散。
41、喜欢一个人一定要去表白,不被拒绝一下,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小仙女呢。
42、不是这个世界不美好,只是我不够美好,我哪里配得上这么美好的世界。
43、有些人一刀,我可以砍回去,但有些人一刀,我只能捂着伤口笑。
44、从此之后 我遇见青山 遇见白雾 独自尝这世间的苦 却再也不能与你相逢了。
45、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46、人生很多事,终究会随着时间好起来。比如很多人原本只是胖,久了就变好胖。
47、许多人说选择北上广的原因,是发展机会好。但他们说的发展,实际上指的就是打工。
48、他不止不喜欢你,还想耗着你,不止耗着你,还一直吊着你,不止吊着你,还不喜欢你。
49、你年轻时一事无成;时而自怨自艾颓废堕落,时而咬紧牙关拼命努力,经营关系,但你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善,你一直很痛苦,直到三十岁。”他听后兴奋地问:那三十岁之后呢?有转机吗?算命先生微微抬起头:三十岁后……你就开始习惯了
50、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
今日丧今日毕,丧完请继续努力。
历史上有哪些的案件
1.长平之战,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决定胜利天平的重要一站,在这个时期能够和秦国争锋的也就剩下赵国了,但此次对战之中赵王听信谗言放逐廉颇,李牧被杀,没有了优秀的将领在这次战争中一败涂地。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宁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现在当地还有一个宁古塔将军旧址和宁古塔历史文化博物馆。
宁古塔也不是一座监狱,流放过去的人,就是在当地生活,但是却是奴隶身份,日子过的很惨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要蹲到监狱里。
宁古塔也不是专门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官员,文人,罪犯,只要皇帝乐意,统统都可以流放到宁古塔。
为什么宁古塔会成为流放犯人之地?宁古塔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为什么会被人称为“人间地狱”?今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首先,宁古塔在当时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部落
流放,作为一种刑罚,必然是让你去吃苦的,不可能把你流放到一个经济发达之地。早起的时候,朝廷流放犯人选择的都是之地,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南方已经被完全开发,成为经济发达之地,自然不适合流放。
那清朝就选择了自己的老家,龙兴之地东北。宁古塔位于东北边陲,但也不是最北边。这个地方,方圆百里都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生活的都是野蛮的原始部落。直到康熙年间的时候,才设立了宁古塔将军,附近有8个原始部落投诚过来。
宁古塔的自然环境有多么恶劣,当时有个文人吴兆骞,因为科考舞弊案,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在给其母的信中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透过这段描述,我仿佛就能看到东北老林子里,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
其次,流放宁古塔,路途遥远,戴着枷锁、脚镣走3000里的路,途中就是一大折磨
在清朝,可没有咱们现在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即便是有马车,一个犯人,也没有资格去坐,全凭两个大脚板子走。而且还是戴着枷锁、脚镣。路上还不一定能吃饱,睡好。
你想想,你走3000里,差大爷们也陪你走3000里,哪个心里没有怨气,这一走就是小半年,新娶的老婆放家里也不放心啊。
所以,这一路上,被当差的吆来喝去,随意折磨是常有的事。能坚持走完这3000里路的都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走到半路就挂了,除非你家里有矿,给当差的喂饱,你这一路上也许会舒服点。
也许会有人抬杠说:“北京到牡丹江哪里有3000里,明明是1422里”。大哥,你走的是高速,当年可都是泥泞小路,不都得绕圈嘛。另外,也没人规定,流放的一定是从北京出发,也有可能是从广东出发。
再次,宁古塔的这种可怕,也少不了文人刻意渲染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不乏一些文人,这些文人一大特长就是会写文章。因为受尽了路途中的苦,又到了一个完全不适应的环境下。为了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确实在这里受了很大的罪,就用文章极力来描述宁古塔的可怕。
比如被流放过去的明末文人王家祯,他在《研堂见闻杂录》写道:“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人亦无至其地者。
比如清朝方拱乾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这个人就很聪明,拿宁古塔和黄泉路对比。说宁古塔你不知道,但是黄泉路哪个老百姓会不知道。两相对比,更突出了宁古塔的可怕。
宁古塔真的这么不堪吗?其实也不是了。那里有很多的宝贝,人参、鹿茸、貂皮,在当时一抓一把,只不过在当时来说没人懂得去开发。
关于流放宁古塔,一般人只知道前半句话“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后半句“与披甲人为奴”。
也就是说,去给披甲人当奴隶。那么,这个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披甲人,在满清社会属于最下等的人,一般是清朝的俘虏和俘虏的后代,他们被安排在东北,负责开发满清的龙兴之地。你想想,本身披甲人就是最下等的人,给最下等的人当奴隶,那还有活路吗?
有没有活路,得看你有没有本事。在当时,能在宁古塔舒舒服服的活下去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文化人,一种是手艺人。
位于边陲的宁古塔,还属于半开化之地。对文化和手艺的渴求是很旺盛的,所以,文化人和手艺人,来到宁古塔一般都会高看一眼,甚至高薪聘请,担任教科文卫方面的专家领导。
比如上面提到的诗人吴兆谦,来到宁古塔以后,被当地人请去当教书先生,因为文采出众,后来被官府的人挖了去当幕僚。在宁古塔生活20年后,吴兆谦临死前甚至还有点怀念那里的生活。
比如绍兴人杨越,因为犯事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和老婆两个人一起去了。因为杨越会做绍兴小吃,就在当地做了一些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来越多,有钱能使鬼推磨,夫妻俩人在宁古塔没受一点罪,反而成了人上人。
当然,如果你没文化、没技术、没手艺,那么不好意思,最重的体力活在等着你,修路,开荒,挖矿,当牛马一样的使唤。吃的差,住的差,基本就是没有房子住,随便搭个茅草房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你看,不要再说什么读书无用论了,有文化,到哪里都能吃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