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危险的厕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堪称惨绝人寰,大抵相当于几百万人用现代武器打古典战争,最后抗不住伤亡的对手只能挖堑壕对峙。号称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役就是这时候上演的,两边从1916年7月1日死磕到11月18日,足足伤亡130万人。
战役的漫长和惨烈并没有阻止欧洲逗逼们开脑洞,连一直死板的德国佬都开始走下三路。比如他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英国佬有个习惯,每天7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儿是组团去厕所蹲坑,还聊天增进友谊。
英军阵地一般都修建的很有章法,堑壕的厕所虽然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右侧。于是德国佬就开始了每天日常的炸屎大作战,清晨必然炮轰英军厕所一小时,炸的英国佬苦不堪言,即使不去厕所的人也得领略漫天飞翔的恐怖......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新发的靴子
被巨量便便折磨到神经衰弱的英国佬只好学习印度人,随便找个地方就放飞自我,时间长了以后,整个阵地都弥漫着恐怖气味,仿佛回到1858年的伦敦。这并不是英军无法忍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伤亡还是太惨重了。
士兵死掉太多自然就得有新兵补充,新兵来了自然就要发新装备,可是他们硬如钢铁的新靴子简直让人。这时候老兵就会给他们指引,往靴子上尿尿就行,几泡尿后靴子就软了,可是气味就实在感人......
另外在堑壕里尿液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比如给过热的枪管降温,在比如在毒气攻击时尿湿手帕捂住口鼻。那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小英国佬就这样从格调奇高的绅士变成了一群专走下三路的逗逼......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惨烈的空战
索姆河战役那会儿双方其实已经有空军了,只不过很多时候那些螺旋桨飞机只是用来侦查对方阵地,要么就是往里面扔点毒气弹之类的。时间长了两边的飞机经常会遇到,在缺乏日本的神风精神下,他们想尽了办法干掉对方。
最初他们在飞机上架起来机枪,可很快就发现打中对方之前经常会先打中自己硕大的螺旋桨。之后他们又觉得手枪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单手开飞机总归是个难题,而且很难瞄准对方。
最后两边不约而同的找到了锏,他们每次空战的时候都朝对面扔板砖,空中流氓的战斗就是这么市井!对了,据说有些真正的高手是用飞刀的,只是下面陆军的危险系数就呈几何倍数上升了......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成分复杂的英军
事实上如果你在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阵地找一个纯粹的英格兰是很困难的,那会大英帝国还不像现在这么逗逼,他们还能自称日不落来着。所以一战中的英军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可惜也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汇聚在一起。
这群人里包括还在说法语的加拿大人(魁北克地区大量法裔移民)、和英国关系险恶的南非人、被冻成死狗的澳大利亚人、被甘地老头忽悠来的印度人,另外还有新西兰人,以及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
这么大群乱七八糟的士兵混在一起的日子可想而知,他们非但没有培养出什么战斗友谊,反而成天闹内讧。比如某澳大利亚士兵嘲笑穿女士连裤袜保暖的苏格兰士兵被群殴后找来南非大哥报仇事情.....嗯.....天佑吾王......
终审死刑!劳荣枝再申诉还有用吗
劳荣枝终审终于出来了:维持死刑,这早在大家的预料当中,这个结果没有让大家失望。
不过劳荣枝的律师确实有两把刷子,能够为劳荣枝争取了这么长时间,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在终审出来之后,劳荣枝仍然不服气,她仍然坚持要继续申诉。
而劳荣枝之所以这么硬气,因为当时案发时间很多证据都已经消失了,而且案件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已经很难去追溯,所以劳荣枝才死马当活马医,反正能活一天算一天。
但不管劳荣枝怎么申诉,其实都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按照法院掌握的证据,以及劳荣枝还有一些证人证言的充分验证,其实已经形成了闭环的证据,这些证据足够判劳荣枝死刑,如果不是因为她罪大恶极,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不过看完劳荣枝的终审判决之后,很多人都在好奇,劳荣枝如果最终被判处死刑了,那到底怎么执行?是注射还是枪决执行?
以前我国的死刑基本上都通过枪决来执行,也就是几个蒙面的人拿着机枪背对着死刑犯直接从头部开枪击毙, 随后死刑犯应声倒地。
但是枪决这种做法太残忍,所以很多人都反对这种,虽然死刑犯罪大恶极,必须处死,但是通过枪决这种血淋淋的处置,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毕竟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其实都已经取消了死刑,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当中,有139个国家其实已经不再执行死刑,其中就包括94国家完全废除了死刑。剩余的其他国家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为罪大恶极影响力极其恶劣,基本上也不再执行死刑,大多都实行终身监禁。
不过目前我国并没有取消死刑,但对死刑的处置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一方面是死刑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刑法》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所以我们看到在现实当中,有些人如果不是行为特别恶劣,只是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的,大多都是判处死缓。
另外就算有一些人罪大恶极,但因为情况特殊的,其实也不适用于死刑。
《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另外目前很多死刑犯的处置都以注射取代枪决。
我国注射死刑最早开始于1997年,当年《刑事诉讼法》修改,首次规定了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执行,随后在1997年3月28日,昆明市中级法院第1次采用了注射方法执行死刑。
从1997年之后,我国很多死刑犯的处置,很多都是以注射死刑为主。
所谓注射死刑,一般主要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使被注射对象丧失意识,然后停止其呼吸和心跳的过程。
这个过程由法警实施,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同时现场会有先进的监测仪器对被执行对象的血压、心率、呼吸、脑电、血氧饱和度,以及神智、瞳孔、肌张力、皮肤粘膜颜色、面部表情等进行了监测和观察,只有确定死刑犯完全停止呼吸了,才能宣告死亡。
相比枪决来说,这种注射死刑要人性化很多,在注射过程当中,死刑犯没有明显感到痛苦,更多的都是一个沉睡的过程,直至死亡为止,而且这种死亡时间也很快。
不过虽然注射死刑相对比较人性化,但其成本比较高昂,一方面是要配备很多专业的人员,另一方面注射过程所需要用到的药品等各种费用比较高,注射死刑的平均费用有可能达到5000块钱以上,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完全使用注射死刑。
而且虽然我国引入了注射死刑,但目前也没有完全取消枪决,对于一些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的死刑犯,仍然有可能执行枪决。
那假如劳荣枝最终被判处死刑了,他到底会被采用枪决还是注射死刑的呢?
至于采用枪决还是注射死型,目前我国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一般都是由执行法院宣告,一般情况下,那些被判处死刑而且立即执行的人员,大多都是采用枪决。
但是劳荣枝这个案件从被抓到现在已经超过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当中,这个案件有很多纠结有很多疑点,所以导致案件的审理时间非常长,而且劳融资的律师也有几分能耐,所以这个案件一直在拖。
参考这个案件审查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劳荣枝律师的那点能耐来看,如果最终劳荣枝死刑逃脱不了,那最终很有可能被执行注射死刑,当然这只是我们自己的一些推断,至于最终如何执行,要看最终法院的决定。
被一些人诟病的KV1型重型坦克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这款著名的KV-1重型坦克不仅不是一无是处,而且在阻挡德国初期的闪电战进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更是对德国坦克的设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继而影响到了德国战时工业生产。
kv-1是苏联基洛夫工厂1938年研制,1939年8月定型生产的一款重型坦克,这款坦克以红军元勋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姓名首字母缩写为名,从其在1941年苏、德战场上的表现来看,确实担当的起这位“领导全军作战的核心人物之一”的名头。
到德军入侵的1941年6月,苏联红军总共接收了370辆KV-1坦克,并把这些坦克集中分配给了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波罗的海沿岸军区所属的机械化部队中。
而这些军区正是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于是一场红色重型坦克和铁灰色快速坦克之间的较量不可避免了。
先来看看男主角KV-1的各项参数
战斗全重:43.5吨,采用600马力的12汽缸的V-2柴油发动机,推重比为13马力/吨,公路行驶最大速度为35km/h,成员5人
主要武器为76.2mmF-34坦克炮,次要武器为3门DT重机枪
装甲方面,初期炮塔前90mm,侧面75mm,车身90mm,后期炮塔升级为全体120mm。
与德军闪电战时的中坚力量三号坦克相比,KV-1坦克的正面装甲远远超过三号的50mm,主要武器也比三号的50mm38L/42型火炮火力要强,仅在机动性方面比三号差,但在战争初期的防御战中,有效抵挡德军坦克的冲击才是重点,机动性被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KV-1坦克是二战初期防御战中的苏军最为依仗也是最适合防御的坦克,当然KV-1坦克也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KV-1重型坦克的厚装甲成为苏军抵挡德军闪电战的“法宝”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这样评价1941年夏天的战斗:“KV-1坦克令德国人极度震惊,他们用尽手头上所有的武器全力开火,但是所得到的回击真实够他们受的!被KV-1击中的德国坦克满身遍布弹孔,甚至连炮管也被穿了孔”。据统计1941年的夏天有很多KV-1的炮长都击毁了5辆以上的德国坦克,第15坦克旅的科诺瓦洛夫在7月13日击毁16辆坦克,第16坦克旅的霍罗希洛夫的成绩则是27辆坦克,KV-1坦克面对德军坦克打出了惊人的交换比。
德国人也拿kv-1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在正常交战距离下,三号坦克无论从正面、侧面还是后面都无法击穿KV-1的装甲,哪怕是杀伤力更强的四号坦克,也很少有击穿KV-1坦克的战例。在反坦克炮方面,德国使用的37mm和50mm反坦克炮在100米的距离上使用穿甲弹时的侵彻力仅为34和69mm,根本威胁不到KV-1的90mm装甲。
虽然,苏联装备的KV-1重型坦克不多,却在德国士兵中引发了巨大的震惊(曾经一辆KV-1坦克阻挡了一个步兵师3天),他们称这种可怕的钢铁对手为俄罗斯巨人,古德里安曾经表示,如果苏联有更多数量的KV-1重型坦克的话,他都不敢发动队苏联的战争。
KV-1坦克在德军入侵苏联之初的表现,成为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KV-1系列重坦影响了德国坦克的发展思路,给德国战时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闪电战之初所向披靡的德军一直采用的是以轻型坦克实施快速突击为主的地面战法,受到KV重型坦克的冲击之后,研制重型坦克就成为德军武器开发的主要方向。而这种极大占用人力、财力、资源的重型坦克,也逐渐成为德国战时工业的负担。
此外KV-1追求外形上的简洁,也被德国人借鉴,并应用在了虎式和豹式坦克身上。
KV-1坦克的舱室布局引领了世界坦克舱室设计的潮流
此外KV-1坦克率先使用了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在中间,动力舱在后面的舱室布局,并引领了后续坦克设计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