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类小说推荐
作为一名推理悬疑小说爱好者,从我自己看书的历程来推荐推荐。
图中是我刚开始看推理小说的时候整理的书单,画对号的是看过的,书单主要来自知乎。后三张是近一年左右看的书。
根据读过的这些推荐几本我认为比较好的作者或者作品。
日本:
东野圭吾的几部作品可能已经被推荐烂了,除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这两本被大家熟知的作品之外恶意、放学后也都很值得一看。
宫部美雪:她的作品我貌似就看过火车,文笔太细腻,不是我的风格,喜欢细腻作品的可以看看他的。
殊能将之:
剪刀男,很推荐的一部
岛田庄司:
占星术魔法,看过少年包青天的可以不用看了,我记得好像是邓超那一版。
松本清张:
作品一般吸引我 不算是我喜欢的风格
:
的推理小说看的比较少,也比较推荐的是宁航一的必须犯规的游戏
欧洲:
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就不多赘述了,喜欢推理的读者应该都看过这两位大神的作品吧。
卡尔:
密室爱好者不能错过 三口、犹大之窗、燃烧的法庭。
杰弗里迪弗:我比较偏爱的作者之一
舞者,人骨拼图,蓝色骇客
埃勒里奎因:
X的悲剧,希腊之谜,哲瑞雷恩最后一案
尤奈斯博:
猎豹、雪人、幽灵
迈克尔康奈利:诗人 强烈推荐
S忒休斯之船:十分强烈推荐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强烈推荐)、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失落的秘符
奇风岁月、最后的孩子、玫瑰的名字也很值得一看。
有哪些经典的书籍或绘本,让孩子一定要读
我来推荐两本在我的大儿子Ian和小儿子Sean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过他们很多力量的绘本。
小Sean进入幼儿园后开始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他希望结交小朋友,原因很直接,就是有人可以一起玩。但如果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处不好,他又会折回原地,不愿意再去找小朋友们玩。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趋向外向,从家庭过渡到孩子的小社会;一种是因腼腆趋向内缩。这两者都很正常,与性格和成长环境相关。但如果父母态度严苛,常责骂孩子胆小,那么孩子看到大人会躲避,看到陌生小朋友和新环境会没有安全感,致使情感饥饿,让孩子有时表现得非常黏人,有时又表现得极其孤僻。
这个时候的小朋友希望自己能与别的孩子一样开心地加入集体游戏等,但又苦于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所以会特别关注别的孩子的举动,同时又与他们保持距离;想独立于父母像别的孩子那样无拘无束地奔跳快跑,但心中又有些害怕和依恋。
为此,我为孩子寻找主题鲜明,内容较以前更深化、更富有情感的与友谊相关的绘本、插画书等。下面说的这两本绘本对Ian和小Sean来说都非常特别,其中关于朋友之间美好情谊的内容让两个孩子长大后还深深地记挂着故事里的人物和遭遇。这就是故事传递的力量。
一本书是《雪人》(The Snowman),一部在欧美家喻户晓的童话般的漫画作品,由英国漫画作家雷蒙·布里格(Raymond Briggs)在1978年创作,后来于1982年由戴安娜·杰克森(Dianne Jackson)改编成一部动画短片,其中的音乐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童年经典。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白天在自家院子里堆了个雪人,晚上睡不着走到窗边竟发现雪人在黑夜里活了起来,于是他飞奔到白雪皑皑的院子,和雪人成了好朋友。男孩带着雪人在自己家里偷吃夜宵、“烤”火取暖,看父母熟睡的样子,逗得雪人大笑……后来雪人带着男孩飞越冰雪大地,来到森林深处参加雪人们的舞会。可是等到男孩一觉醒来却发现院子里的雪人融化了,地上只剩下一条他围在雪人脖子上的红围巾……男孩难过至极,不能接受雪人的离去,特别思念这位带给他快乐的雪人朋友。这本漫画书可谓陪着哥哥Ian长大,几乎每天他都会拿着这本书,要求坐在电视机前看《雪人》,听音乐悠扬中带着的淡淡悲伤。时光流转,9年后,小Sean也开始进入《雪人》的美妙世界,它催人泪下的功力不在于文字,因为全书没有一句对白;也不完全在于漫画,因为全书基本以淡淡的彩笔画来呈现男孩眼里的雪夜朦胧和心中梦幻般的游离感。然而每每看到雪人融化,男孩悲泣,音乐渐起时,小 Sean也会偷偷抹泪,我想他已经明白好朋友是珍贵而不可多得的。
另一本关于朋友的书是《彩虹鱼》(The Rainbow Fish),讲述身上长着彩虹般鱼鳞的彩虹鱼一直沉浸在对自己鱼鳞的自豪之中。一天,它遇到了一条小鱼想向自己讨取一片漂亮的鱼鳞,彩虹鱼却用极其傲慢的态度拒绝了这条小鱼,于是引起一些朋友的不满,也因此失去了它们的友谊。经过了许多周折,彩虹鱼终于学到一个道理——分享一片自己的漂亮鱼鳞可以同时为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所以彩虹鱼开始把自己的鱼鳞送给其他小伙伴。这是典型的美德教育绘本,然而教育的同时并没有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相反,由于精致的绘图和优美简约的故事,孩子们读了又读,喜欢得不得了。这本书让Ian和Sean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分享”虽然看起来是“失去”,但其实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更多。
两个孩子在学龄前我没有给他们买过什么知识性课本或课堂读物。我坚信书籍自有一股魔力,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当孩子再次打开儿时的书时,他将看到自己的童年和崭新的今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妈妈要引导孩子,否则,故事再好也只是一本“死”书;阅读时要让宝宝投入感情,不然故事再精彩也只会是一本“冷”书。
有多少父母每天睡前坚持亲子阅读
所谓亲子阅读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过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经历,它也是亲子阅读的形式之一,但是最终坚持下来的廖廖无几。下面先来说说我和我身边的亲子阅读实例吧。
近几年很多朋友喜欢用“打卡”这个词来提醒戒除某一坏习惯或者养成某一好习惯,诸如打卡运动,打卡学习,打卡亲子阅读等等。我小侄子所在的小学就明确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并且打卡晒图朋友圈,刚开始的两个星期家长和儿子都表现得很好,而且每天准时晒图,但是我发现从第二十三天开始,亲子阅读图片就从他们的朋友圈销声匿迹了。前几天我和哥哥讨论到此事的时候,他说早就不记得这茬事了。
打我家熊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开始给他讲睡前故事,后来上学后就经常带他去我的学校图书馆找书看,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看书。在他的强烈推荐下,我看了曹文轩的《草房子》,知道了小主人公桑桑那段刻骨铭心的小学生活; 他也在我的影响下,看完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了解了明朝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每每看到精彩处,他都会停下来和我探讨探讨,也正是通过这套书他知道了王守仁、张居正、戚继光等能人,并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这样互相推荐,我和熊孩子已经一起看了不少书,虽然没有一次在朋友圈打卡晒图,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亲子阅读,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认可。有的家庭甚至不惜重金为宝宝买图书。毋庸置疑,亲子阅读能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等。更重要的是,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那么,亲子阅读该如何进行呢?
我发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他们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还有不少家长购买图书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买。试想,这些内容怎么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我的建议是0-3岁的宝宝可读识图类、绘本类的书籍,还可用童谣的形式来读唐诗宋词。大一点的宝宝,可读科普类、童话类的书籍。到了小学之后可以升上到历史、小说类书籍。
阅读绝对需要温馨宁静的环境,可是现实当中,很多家长愿意花费大钱去装潢客厅、卧房,却舍不得用少许的费用布置实用的书房。在家访活动中,我经常看到有的家庭连张书桌书橱都没有,更不用说供孩子专门学习的书房了。倘若一个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却要求做好完善的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又怎么可能呢?
因此,我希望家长能够对此重视起来,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学习和读书的场合,不用豪华,只需温馨舒适就行。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在看完很多书籍之后,阅读和写作水平并无实质提升,这十有是方法出了问题。亲子阅读切勿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孩子年龄小,我们可以讲睡前故事,稍大一点可以看绘本、听评书,阅读内容慢慢地扩展,等到上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阅读内容,指导孩子摘抄好词佳句,学写读书笔记等等。
亲子阅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绝大多数的家庭很难坚持做下来,这是因为父母行为的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不需要太多时间,每天只需花个十几两十分钟,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阅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亲子阅读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你和孩子一起看书以及分享的过程中,你们之间的思想和心灵得到了沟通。从小建立起这样的密切关系,长大了孩子才会更愿意和你分享着他的喜怒哀乐,从小爱上阅读的孩子,他的未来肯定不是梦!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