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当兵丢弹夹咋办(反恐精英如何捡枪)

发布时间:2023-06-30 12:56:11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反恐精英如何捡枪

你好,反恐精英捡枪的如下:

为什么在实战中不能丢弃用完的弹匣

部队有规定,必须收回来继续用,有个美国兵,在山上受到围攻,中弹了,步枪都被打穿了,还不忘把打完的空弹夹放回包里,机的弹鼔回收放包里,头盔摄像头真是记录

在战场上缴获的敌军的都到哪里去了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战场上如果缴获了敌军的,一般都是销毁,或者收为己用。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所用的都是制式武器,这样才方便统一配发,统一维修等,缴获了敌军的,当然没有多大的用处,只有销毁了,而在战乱年代,有些武装力量装备太差,缴获敌军,自然是当成宝贝自己拿来用。

抗战时期,八路军就在缺枪少弹的情况下和日军在敌后作战,无论是日本的大盖,还是手工制作的土枪,只要是能对日军造成伤害的武器,都为我所用,可见抗战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与日军作战时总是吃亏,日军则缴获了不少的武器,不过日军对这些武器并不感兴趣,但是销毁又太浪费了,所以干脆就发放给了伪军,这样即可以解决伪军的武器需求问题,还可以间接提高伪军的战斗力。

二战时,对于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缴获了大量敌军的反而还成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为了防止敌军再一次获得这些,必须将它们处理掉,而销毁这些东西需要很高的成本,这可真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二次利用,当初德国被击败后,苏联面对德军留下的数以万计的枪械,就直接拿去炼钢了,缴获的大量的日军轻武器则直接留给了。

而美国就不同了,把缴获的日军拿来炼钢都觉得费事,直接一堆一堆地炸掉,当然这样做有些“粗暴”,所以为了方便,直接丢进海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战时5个弹匣150发子弹够用吗

  • 感谢邀请回答。实话实说,真打起来不够。

我参加过的军事行动来说,一般随身携带6弹夹(弹夹袋能装3个,左右两个弹夹带,加上枪上的一个可以达到七个弹夹。如果愿意多带,可以用胶布把弹夹正反缠起来,达到12个弹夹,但基本没必要。原因如下:

1 当代战争需要步兵开枪的情形极少出现。少到什么程度呢?我先后维和四次,每次四个月,总时长超过一年半的驻外军事行动,只有过一次交火,时间不足三分钟。我当兵八年所听到见到的友军对敌交火次数不超过五次。跟大家分享个事实,当代各人的伤亡风险远比各个国家交通事故的伤亡风险还要低(包括美军)。

2 真要是打起来了,150发够不够?还真不够!在我经历过的一次遭遇战中,2分钟我就打空了五个弹夹。而且我们班其他的战友消耗也跟我差不多。现代步兵出任务基本以班为单位,每个班都有一辆步兵装甲车,这是基本是标配。装好子弹的弹夹都在装甲车里,不够了去拿就是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损耗,因为当代战争中,攻坚战和阵地战已经不是以步兵为主攻的战斗了,步兵交火情况几乎仅存在于遭遇战,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情况。在近战情况下,根本不能给对方留下火力空白,3,4百米距离,除了狙击手,其他人都是泼射,打火力压制和火力覆盖。不管看没看到人,就往那个方向单发连射就行了,要的就是让敌人抬不起头。你要敢像电影里那样,趴那瞄一下打一枪,等着吃火箭炮吧,每个班都配有手持无后座火箭筒,敢给对方留三秒的火力真空期,对面就能打过来。所以150发子弹在遭遇战里基本维持不到5分钟。每个弹夹打完要大喊装弹,提醒队友接替你的火力覆盖点,当听到有队友喊 接管的时候,你可以去换弹或去取弹夹。

如果大家消耗都到了最后一个弹夹的时候(最后一个弹夹每五发子弹有一颗红色弹头子弹,上面有涂料,打出去是一溜红线),班长会根据情况下令。批次撤退或进攻(也可根据战况提前下令)。之后的情况跟问题无关,本篇就不说了。

回答完毕希望可以对想了解真实当代战争的朋友有所帮助。

舰炮发射炮弹后,弹壳怎么处理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画面,我国730或者1130舰用近防炮开火的时候,弹壳如流水般的落入大海中,不少网友都心疼道“有点钱了,就这么败家,这掉海里可都是钱啊”,难道我国舰炮弹壳不回收?

▲730近防炮弹壳如雨点般落入海中

但是也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舰艇主炮开火的时候,在主炮射击时弹壳抛出的方向附近有专门的垫子或者网子,免得弹壳落到甲板上弹飞了,所以网友们也蒙了了,难道大口径的就回收,小口径的无所谓?

▲我军76毫米舰炮射击是对弹壳的处理

比如在一二战时期,炮弹一般采用黄铜制造,铜价格较高,无论海军还是陆军对炮弹弹壳都是有要求的,各国能回收的还是要求回收的(当然战斗正酣或者逃命的时候就不管了)。我国在钢壳炮弹研发出来之前,对舰炮弹壳同样也是要求回收的,毕竟我国铜资源稀缺,回收后重复利用,可以节省资源。

▲铜壳,铜是一种比较贵的有色金属

我国在钢壳弹研发成功后,舰炮炮弹一般采用镀锌钢壳炮弹或者覆铜钢壳炮弹,这类弹壳成本就低的多了,对于回收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掉海里就掉海里了,我国钢产量全球第一,真不心疼,而且就是专门回收了,带回去也不能用重复利用,因为钢壳炮弹发射后因延展性差变形严重是无法重复使用了,只能当废铁回炉。这也就就是为何730或者1130射击时弹壳如雨点般落入海中不回收的原因。

▲730/1130近防炮的镀锌钢壳穿甲弹

▲航母1130射击的时候弹壳落入海中

▲舰炮的钢壳弹

至于主炮为何要在抛壳方向垫垫子或者拉网兜也并不是为了回收弹壳,而是防止又烫又重的弹壳砸坏舰体甲板涂层,算是对甲板的一种保护,当然战时是不可能这样的,这样的情况只会出现在训练中。至于弹壳掉海里也就掉海里了,落在甲板上的能带回去的还是带回去,并不刻意回收。

▲100毫米舰炮设计,用网兜接住弹壳,不是为了回收,是防止砸伤甲板

▲土豪如美帝,也要垫个东西保护甲板,至于弹壳从来不在乎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壳弹将会被慢慢淘汰,比如现在的小口径无壳弹,美国正在研发的可燃烧弹壳炮弹,还有我们的电磁炮炮弹等等,这些新型装备后就更加不存在弹壳回收的问题。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