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锻造兵器的材料
石器、青铜和铁。
战争史上有哪些不起眼的小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
有,而且还不少勒。
1、先说一个,大伙儿在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的,就是下图这玩意。
你没看错,就是绑腿
成了各国士兵山地战的神器。
绑腿有什么好处勒?
1、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小腿涨疼
2、防止蚊虫叮咬,树枝刮擦。
3、受伤用来包扎上课,固定骨头。
4、山地行军,遇到悬崖,就是绳索。
5、战士受伤,配上几根树枝就是一副担架。
6、抓到俘虏,又变成了敌人的绳索了。
绑腿最早发明还是,《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意思就是采大豆的人,大腿上有红色护膝,小腿上有着绑腿。
2、四方形油罐,就是下面这玩意
左边为老式油桶。
这个四方形油罐是德国发明,之后迅速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他简单耐用,解决长途行军的不方便问题,至于他怎么改变战争形态的,你们可以看看罗斯福怎么来评价的
没有这种油罐,盟军不可能以超越1940年德国闪击欧洲的速度在法国披荆斩棘。
3、马镫。
淘汰了战车,从此进入骑兵时代,进而带来游牧民族的崛起。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女真从此踏上了中华民族的史书,其中的匈奴,突厥,蒙古还改变了世界史。这就是一个小物件带来的历史的大转折。
矿石是如何变成钢铁的
从矿石到钢铁,经历了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物理及化学流程,作为资深钢铁人士,尽量用最简单、大家能听懂的进行解释。
一、矿石加工第一步,选矿或分筛
矿石从哪里来,这里不再多说,国内一般是从井下挖来的,极少数是露天矿,同时国内矿石品位偏低,一般含铁只有30%多,所以需要进行选矿。所谓选矿一般就是先把大块矿石用破碎机破碎后,用球磨机磨成粉,用磁选把铁与一般石头分开,选矿后30多的含铁品位,大概能达到65%左右,这就是钢铁人平常所说的铁精粉。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和不一样,因为品位比较高,含铁60%以上,不需要进行选矿,直接筛分成块矿和粉矿即可。
二、高炉入炉前,粉矿烧结
粉矿因为太细,不透气,高炉没法直接使用,所以还要先进行烧结,在一些钢铁厂,烧结与炼铁在一起,属于炼铁的一个车间,有的钢厂则把烧结独立出来,称为烧结厂。烧结的原理就是把铁精粉与白灰、白煤混合在一起,在烧结台车上充分燃烧,粉状混合料烧结成块,这样在高炉里透气性好,有利于提高温度和融化。
也有的把铁精粉(或粉矿)加上粘结剂和白煤,在竖炉里燃烧,出来一个个小球,我们称之为球团,可以与烧结矿搭配着入炉,澳大利亚或巴西的块矿则直接入炉。
三、高炉内变成铁水(生铁)
烧结矿、球团或块矿、石灰石按比例投入高炉,同时一层层投入焦炭或喷吹煤,加热炉提温、加氧升温,在高炉里充分燃烧,温度达到后烧结矿和球团逐渐融化,一千五百度的高温度,这个时候里面的铁矿石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了,矿石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铁,高温之下的铁就会和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成液体,这些液体中浮在上面的是脉石,也叫炉渣,下面的就是铁水了,铁水和炉渣从高炉里流出,炉渣冷却后可作为水泥原料使用,铁水一般流到铁罐里运往下一道工序,炼钢。
四、铁水成钢水
铁水成钢的工序相对来说反而简单一些,铁罐里的铁水一般用火车运往炼钢厂,如果要炼的钢对铁水要求高,铁罐里的铁水要进行脱硫脱磷,如果普通钢这道程序可以省略。铁水倒入转炉后,以高压氧气与铁水里的碳元素发生反应,温度高达1150~1500℃,这个过程称之为粗炼,这时铁水已经变成钢水了,或称粗钢。如果轧制普通的钢筋、卷板,这些就具备下一步条件了。
如果要轧制特殊钢种,比如冷镦钢、弹簧钢、轴承钢等,就需要再进行一步精炼,精炼有LF炉、RH炉、VOD炉等,在这样炉子里一般要按照不同钢种需求加入不同的合金,使钢水成分与钢种要求一致,并对铁水进一步除磷和其他杂质。
五、钢水成坯
转炉或精炼炉内的钢水流入铸模,与铸模的水冷内壁接触,开始凝固拉出,不同的模出现不同的坯子,如圆坯、板坯、方坯等,并按照需要切成所需的长度,统称为钢坯。
六、钢坯的最终轧制成材
钢坯出来后,一般会进行冷却,当然也有直接热轧的。轧制前要进行质量检验,然后再进行加热(特殊钢可能还需要探伤、抛丸、钢坯修磨),成分和外形合格后,再度进入加热炉解热,开始轧制成所需要的不同产品,如线材、螺纹钢、角钢、H型钢、热轧盘卷等,也就是我们在钢材市场见到的各种产品。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龙泉剑是唐刀吗
龙泉剑并不是唐刀。它是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流行的一种剑,主要产于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窑。龙泉剑的特点是有着极高的剪切力和灵敏性,剑身纤细而柔韧,能够快速地切入敌人的缝隙中。虽然有些龙泉剑的样式和唐刀相似,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武器。唐刀是隋唐时期的一种刀,使用的材料和与龙泉剑有很大的区别。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现在依旧有盗墓贼,先来看3个真实案例:
2014年,关外盗墓第一高手姚玉忠被抓,一年盗墓200余座,文物价值超5亿。
2017年,“九层妖塔”古墓被盗,646件文物打包价1.8亿,26人被抓。
2018年,河南一伙盗墓贼被抓,贼不走空,连板都不放过。
他的盗墓生涯长达30年,曾在一年时间内疯狂盗墓200余座,盗出的文物价值超过5亿。
他会看天象,他会分金定位,盗墓手段之高超,连考古专家都自愧不如。
他被称为现代盗墓贼的祖师爷,他被称为关外盗墓第一高手。
他就是姚玉忠!
姚玉忠是内蒙古赤峰宁城县五化镇新房村人,父亲和爷爷并非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给人看风水。
受到父亲和爷爷的影响,姚玉忠对风水知识也很感兴趣,有一天,他在家里翻出了一本关于风水的书籍,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后来,他专门到书店买了易经等书籍,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细心专研。
掌握了一定的风水知识之后,姚玉忠开始到附近的山头上到处溜达,表面上是在看风景,实际上,他是在根据自己的风水知识,在山上寻找古墓。
为了更精确地寻找古墓,姚玉忠还发明了一种探测工具,他称其为“扎子”,这是一种比洛阳铲更好用、更精确的探测工具,考古学家见到之后都赞叹不已。
姚玉忠确定好位置之后,只需要用扎子往土里一扎,通过土壤的颜色变化,就能判断出古墓的位置。
第一次盗墓,姚玉忠十分谨慎,他进行了多次踩点和探测,百分百确定古墓位置之后,才选择动手,一发入魂,赚了一笔。
从小生活在穷苦家庭当中,第一次品尝到有钱人的生活之后,姚玉忠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他开始使用自己分金定穴的本领,到处寻找古墓,正式开始了自己长达30年的盗墓生涯。
姚玉忠是一个胆大心细的盗墓贼,相较于啥都不懂的莽夫来说,他不仅能找到古墓,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盗墓的规则。
比如说盗墓的时间,姚玉忠一般在春夏时节盗墓,因为春夏时节草木丰盛,植被茂密,盗洞不容易被发现。
盗墓结束之后,鲁莽的盗墓贼会抓紧时间逃窜,姚玉忠则不紧不慢地处理犯罪现场,回填盗洞,在盗洞周围撒上一些草籽,等到草籽一发芽,就把盗洞彻底掩盖住了,任谁也看不出来这里是一个盗洞。
姚玉忠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扩充自己的团队,第一个入伙的是弟弟姚玉飞,后面陆陆续续又招揽了不少人,巅峰时期,姚玉忠的团队高达200人。
有了众多追随者之后,姚玉忠在盗墓这一行里面名声大噪,关于他的各种传说也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开来。
眼观天象,分金定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姚玉忠能做到,于是,姚玉忠就成了这一行里的大神,人人都要尊称一声“姚爷”。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可是人多之后就不容易管理,很容易出现混乱,尤其是在分赃不均的时候,内部矛盾开始逐渐呈现出来。
此外,分金定穴是姚玉忠的看家本领,他不愿意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弟弟,每次踩点,姚玉忠都要亲自出马,可是,这也大大增加了被抓的风险。
2014年,姚玉忠上山踩点的时候,被警方抓获,一个200多人的盗墓团伙被连根拔起。
调查发现,姚玉忠的盗墓生涯长达30年,组织参与盗掘的古墓超过300座,其中最疯狂的是2013-2014年,仅一年时间,姚玉忠就偷盗了200多个古墓。
被判处死刑之后,姚玉忠还在感叹,自己已经找到了秦始皇陵的入口,可惜没机会进去了
2017年,青海省都兰县一号大墓“九层妖塔”被盗,该墓造型奇特,从上到下被分为9层,所以被称为九层妖塔。
盗墓者夏某是土生土长的青海都兰人,从小就对风水文化很感兴趣,没有师傅带,他就自己买书看,自认为对风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016年冬天,夏某62岁,正常人这个年龄都要回家抱孙子了,夏某却始终意难平,一心想证明一下自己,于是,他找到了4个帮手,对九层妖塔下手了。
夏某经过一番研究,找到了古墓的东北角之后,5个人便开始了盗掘,当天晚上,他们挖出了一个深达9米的盗洞。
原本的泥土非常松散,当盗洞深度达到9米之后,他们挖出了一个坚硬的泥块,掰开一看,才发现泥块里面隐藏着一个金碗,几个人喜出望外,继续往下挖掘,然后,他们又挖出了一些金片。
天已经快亮了,如果再挖下去,恐怕就要被人发现了,几个人决定把盗洞回填隐藏好,先离开,从长计议。
夏某回家之后,将金碗卖了20万,将金片卖了2万,五人分掉了赃款,开开心心过大年。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7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距离夏某一伙人盗墓,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
这时节,天寒地冻,几乎没有人出门溜达,又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又到了缺钱的时候,夏某点燃一支香烟,回想起去年卖黄金时候的经历,心痒难耐。
这一次,夏某决定干一票大的!
夏某找到了58岁的张德,找到了上次一起盗墓的2个壮汉,一共4个人,人手还是不足,不过新加入的张德人脉比较广,他认识一个名叫韩万里的河南人,这个人曾经跟着考古队学习过钻探技术,擅长挖土,他手底下有一批人,都可以加入进来。
人手足够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养活这么多人手,以及准备工具,这需要花掉很多钱,这群人都是穷光蛋,根本没有钱,于是,他们又找到了山东的孙兴林,让孙兴林资助自己。
孙兴林是一个十足的土豪,他不仅资助了夏某的盗墓团队,还花2万块钱了九层妖塔的守墓人,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盗墓了。
这一次,盗墓团伙人手众多,挖土的速度也非常迅速,可是一连挖了5天,别说古墓了,连一根毛也没有挖出来,这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夏某根本不是什么风水大亨,他只会一点皮毛而已,根本找不到墓穴在哪。
剑已出鞘,断然没有收手的可能,所以,他们决定找一个高手相助,这个人就是孙堆生。
孙堆生,河南人,38岁,虽然年轻,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他对盗墓一行有着很深的研究,在业界颇负盛名,听到九层妖塔的消息之后,孙堆生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自己的团队就赶到了青海。
在孙堆生的指点下,一伙人很快就挖到了墓穴,里面有大量的金属文物,仅仅一个晚上,他们就挖走了646件珍贵文物,绝大多数文物都是黄金材质的,如果他们能顺利出手,将这些黄金全部变现,那这伙盗墓贼就能潇洒一生了。
这伙盗墓贼胃口很大,他们没有将这些文物一个一个卖掉的打算,而是对文物进行了估价,打算用1.8亿的价格,将这些文物打包出售。
1.8亿,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的人很少很少,以至于他们寻找了大半年时间,还是没能找到买家,而且,在他们迫切寻找买家的时候,文物的消息还传入了青海警方的耳朵里。
当地警方马上展开调查,只用了短短2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伙盗墓贼全部缉拿归案,646件文物无一遗漏,全部收缴。
2018年12月,一个网名叫做安可的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自称手上有一批汉代的金丝楠木,想要尽快出手,该消息引起了河南警方的注意,马上对安可进行了调查。
警方先是尝试联系安可,想要添加安可的好友,并未成功,可见安可是非常警惕的,但也正是这种警惕的心理,进一步加深了警方对他的怀疑。
安可是河南周口人,曾经看过《盗墓笔记》之类的小说,经常说自己会盗墓,而且把盗墓描写的活灵活现,可是网上没有几个人相信他,只当他是在吹牛,可是,警察看到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对安可的怀疑又加深了一些。
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警方终于在网上跟安可取得了联系,表示自己想要买金丝楠木,找个地方见面,安可经过多番试探之后,终于决定见面了。
见面当天,安可还带了一个名叫高虎的人,两人拿着一些样品,经过鉴定之后发现,这的确是出土的金丝楠木。
警方并没有打草惊蛇,既然见到了真人,就能调查他们的真实信息和人际关系了,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这个名叫高虎的人,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他身边的人几乎都有前科,而且都是与盗墓有关的前科,看来,这是一个了不得的盗墓团伙。
警方继续伪装身份,与这伙盗墓贼进行更多的接触,获得对方的信任之后,终于找到了文物的藏匿地点,警方当即决定抓捕,一伙盗墓贼全部落网。
据高虎交代,他们于2018年10月在扬州甘泉山汉墓群实施盗墓行动,每天晚上10点开挖,凌晨4点撤退,挖了整整一个月也没能挖到墓穴,就在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发现了别人遗留的盗洞,顺着盗洞进去一看,才发现这座古墓已经被搬空了,只剩下一些木头,于是,他们就将这些木头运走了。
2018年11月,高虎不甘心,他又一次回到扬州,继续实施盗墓行动,这一次他的运气不错,顺利打通了一个盗洞,可是,这座古墓比较普通,里面根本没有陪葬品,高虎一怒之下,又把墓穴里面的木头运走了。
高虎一伙人,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做贼不走空,盗墓就盗墓,连板都没给人留下。
写在最后:
从以上3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盗墓贼至今仍旧存在,而且十分猖獗!
盗墓贼,他们盗窃的是国家文物,他们危害的是历史考古,他们摧残的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他们影响的是收藏市场,真可谓是一颗毒瘤。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