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觅长生授业长老(你认为创出《九阳真经》的斗酒僧到底是谁)

发布时间:2023-06-28 12:06:34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你认为创出《九阳真经》的斗酒僧到底是谁

斗酒神僧就是萧峰。当年,他在雁门关后,随即被虚竹以“生死符”冰封住心脉,又经扫地僧施救挽回一命。在萧远山、虚竹和段誉的劝说下,萧峰大彻大悟,出家少林,法号灵兴。

后来,萧峰在扫地僧的指引下,走遍万里河山,遍访能人异士,融汇儒道释三家之学。在和王重阳斗酒胜出后,萧峰在《九阴真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生所学,著成一部阴阳相济是《九阳真经》,为武林造就无上功德,自己也终于找到大道的一丝契机,破开虚空而去。

重生为僧

雁门关外,萧峰以断箭插入自己的心脏,当场气绝。虚竹和段誉飞奔过去,后者以九阴一阳的比例,在他体内打入五枚“生死符”,将他的五脏六腑暂时冰封。

阿紫抱着萧峰的“尸体”跳崖之处,也在前三日,被虚竹和段誉两兄弟布下三丈长、一掌宽的网兜。这网兜以天蚕丝织成,柔韧无比,当初丁春秋就以此制成“柔丝索”,细不可见,却能够承受上千斤的重量。

虚竹和段誉此举,本就是想从南京救出萧峰之后,在天下人面前玩一把萧峰跳崖身亡的把戏,谁知道萧峰真的自尽,还好他们的准备也算派上了用场。

耶律洪基大军和中原武林人士散去后,当天夜里,虚竹和段誉又悄悄返回救出萧峰。兄弟俩日夜轮流以“北冥真气”为萧峰续命,直到赶到少林寺,扫地僧以无上秘法,将萧峰彻底医好。

萧峰在生死间走了一遭,再加上萧远山、段誉和虚竹的劝解,终于从狭隘的忠君思想中走出,不再一心求死。他大彻大悟之下,在少林寺出家为僧,得扫地僧赐法号“灵兴”。

从此,萧峰便在少林寺内,日日研习佛法武功,不问世事沧桑变化。如此三十九年过去,萧峰佛法武功都大有长进,成为自后晋法慧禅师以来,第二个练成“一指禅”的人。

虚空之谜

这一日,萧峰来到藏经阁,向扫地僧请教以后的修行。扫地僧看他到来,便把他引到庭院之中,望向天空,静立半晌,才问道:“灵兴,你可知这天空之后,是什么样的存在?”

不待萧峰回答,又说道:“神仙佛陀传说,自古有之,佛家、道家都说,修行圆满,便能飞升佛国、仙界,你对此有何看法?”

萧峰颔首道:“传说虽多,但未曾亲见,不敢置评。”

扫地僧道:“不错,谁都没见过神仙飞升,高僧成佛。而飞升之后时间仙界、佛国,还是地狱,甚或是和这个世界同样的存在,也未可知。”

略一沉吟,又说道:“但是我却得知,就在近百年前,的确有人破开了这一方的虚空,消失不见。”

看到萧峰惊诧的表情,又接道:“这人便是逍遥派的开山祖师逍遥子。当年,我与他在江湖中相逢,眼见他一夜间练成小无相功,便知道了他的不凡之处。后来,逍遥子又创制出北冥神功这样逆天的绝学,能够吸天下人的内功为己有。再后来,他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即将破空而去,让我于九月初三卯时,赶到云南不老长春谷,与他告别。”

“当我赶到之后,正赶上逍遥子以北冥神功吸收天地间的能量,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接着把虚空撕开了一个口子,钻了进去,瞬间一切消失。”

萧峰听得心驰神往,暗暗下定决心,也要破开这一方天地,寻求另一个世界。心中忽然奇怪起来,既然是百年前的事情,为何扫地僧今日突然说起,难道……

扫地僧见萧峰思索的神情,知道他已猜到了什么,便道:“贫僧也不再卖关子了,正如你心中所想,我也找到了通向另一世界的途径。”

言毕,右手轻轻一挥,手掌经过之处,空气似乎出现了波动,使透过那一片空气看到的树木屋舍,似乎变得有些扭曲,瞬间后又恢复了正常。

扫地僧道:“现在异世界对我来说,只隔着一层薄膜,我只要轻轻一撕,便能穿越过去。我也不知这种境界能维持多久,所以今日便是我们的分别之日。”

见萧峰微显黯然之色,很快又转为满脸欢喜,其间又有几分期待之意,知道萧峰也有寻求大道的愿望,便道:“灵兴,你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日后成就必定在贫僧之上。若你有心求道,我便为你推演一番。”

萧峰急忙拜谢,扫地僧沉入思索之中,右手屈指计算片刻,便笑道:“你的得道之机,在于融合儒道释三家精华,创制出一门阴阳相济的无上绝学。而创制出这门绝学的关键,在于五九齐聚。”

“因此,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去研究儒家、道家、释家的经典,将其精华融入武学之中。其中,你在少林寺待了四十年,释家经典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只在生活中日日领悟就好。眼下就是要去研习儒家和道家的学问。”

萧峰又再次拜谢扫地僧,再抬头时,发现扫地僧面露笑意,身影却越来越淡,转眼间已消失不见。

看到扫地僧破空而去,萧峰心中略感悲伤,但想到自己大道可期,日后未必没有相见之日,心情便恢复了平静。于是,他也辞别了方丈,又重新踏入江湖。

儒道修行

1133年春,萧峰扮成一名青年武者,加入湖广宣抚使李纲的幕府,帮助其清剿了两湖之间的盗贼,他们大多是和金兵作战后的溃卒,在荆湖江、湘之间为害,数量最多时达到几万人,但李纲可是带兵打赢了女真人的儒将,对付他们自然轻而易举。

清剿完盗贼之后,萧峰便跟着李纲这位大儒学习儒学,三年之后,萧峰辞别李纲,行走江湖,间以儒家的行事。其实他在出家之前的作为,无论是担任丐帮帮主时,还是当了辽国南院大王之后,包括在雁门关因挟持、逼迫皇帝而自尽,都和儒家并无二致。因此,这次再次以儒家的的行事,让他似乎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1154年秋,萧峰在武夷山中遇到一名潦倒的道士,正高声吟唱:

这回空过二十年,肉重不能飞上天。

抖擞衲头还自笑,囊中也没一文钱。

这名道士名叫白玉蟾,年方二十,自幼便喜欢求仙问道,他说曾在海南岛的黎母山中遇到一位仙人,传授给他一套洞元雷法,能够呼风唤雨。

萧峰将身上的干粮与白玉蟾分食,然后表示他对道法也很感兴趣,然后举手投足间,施展出“无相劫指”、“大力金刚腿法”等少林绝技,力道所及之处,山木、巨石为之崩碎。

白玉蟾大为惊奇,也在山顶上施展雷法,只见本是晴空万里,在他手掌翻飞,口中念念有词之下,片刻间便是乌云汇聚,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片刻方停。

萧峰暗暗称奇,便和白玉蟾日日交流武功道法。后来他才明白,白玉蟾所谓的雷法,其实也是以真气凝成云层,不质的云层碰撞,才形成雷电。云层集聚厚了,云层承受不住水汽,便化为雨滴降下。这种真气凝云之法,和虚竹的“生死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虽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萧峰对道家以真气沟通天地的想法,还是大为敬佩。

后来,白玉蟾找到了一个更厉害的师父陈楠,被传授以金丹之法。萧峰虽未得真传,但从白玉蟾的修炼之中,就知道这是一种将丹田内的真气高度压缩的法门,练成之后威力虽大,但未必就比他的“降龙十八掌”,段誉的“六脉神剑”更加厉害。

看透了道法的本质,萧峰便辞别了白玉蟾。自找了一处荒山僻岭,日日修习道家沟通天地自然的至理。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萧峰将儒家、道家、释家的道理反复琢磨,终于融会贯通。

儒家讲究积极进取,道家追寻天地规律,佛家探究世间因果,到最后无非是一个人字。

一切神通变化,悉具自足。所有的追求,都是为了让人真正立起来,顶天立地。

重阳斗酒

想通了这一点,萧峰飘然下山,往少林而去。到了嵩山脚下时,正值重阳。萧峰并不上山,而是买了一大坛酒,在一棵树下盘膝而坐,闭目养神。

片刻之后,王重阳走到大树前,正欲坐下歇息,才发现还有一人也在。王重阳大吃一惊,以他的武功,不可能到了跟前才发现有人,除非这是一位世外高人。

王重阳主动报上姓名,萧峰淡然一笑:“一位高僧曾说,今日我要应五九之数,如今已有四个,还有一个,却在哪里?”

王重阳不敢怠慢,忙把前些日子华山论剑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了。萧峰笑道:“原来是《九阴真经》,很好很好。不知可否容在下一观呢?”

王重阳面露难色道:“我们五人在华山约定,无论谁拿到《九阴真经》,绝不可让外人翻阅。”

萧峰道:“不如我们也来比试一番,我若赢了,你便让我看一看真经。你若赢了,我为你延长二十年寿命,如何?”

王重阳道:“生死自有定数,何必强求?只要大师赢了,王某自然献上真经。”

萧峰笑道:“施主倒活得通透,这样,也别说贫僧以大欺小,我们来比试一下酒量如何?”王重阳自然答允,并请萧峰先来。

萧峰哈哈一笑道:“这样你还能喝到酒吗?”说完将酒坛一拍,酒水向上喷出,飞至两丈许的半空之中,形成一片水幕,也不落下,反而缓缓变化成“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十一个大字。这些水字在空中凝聚片刻,又化作一股水流,尽数流入萧峰口中,半滴未曾落到地上。

王重阳看到这神乎其神的一幕,不禁目瞪口呆,良久之后才从怀中拿出两本《九阴真经》,俯身双手奉上。

萧峰接过书,随意翻了几下,便还给了王重阳。然后说这是一本好书,但是作者已经指出了“九阴极盛”会带来灾害,却不解决,不知道是什么道理。说完也不理王重阳,径自上山去了。

破空而去

数日后,萧峰将平生所得,创制出一本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精华、阴阳相济的武功绝学,为了区别《九阴真经》,便为其命名为《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讲究真气完足,便不惧一切伤害。不管敌人的攻击如何强横,我自如明月照江、清风拂冈一般。其完美程度,还在黄裳的《九阴真经》之上。

萧峰写完《九阳真经》的时候,他已经同时练成了“九阳神功”,也觉察到了破开这方天地的契机。

他把这本《九阳真经》,藏在了《楞伽经》的夹缝之中,瞬间便来到了嵩山绝顶。

萧峰略一思索,哈哈一笑,还是打出了一掌“亢龙有悔”。这一掌并不如当年那般声势浩大,甚至没有带来一丝破空之声,却将面前的虚空,打出了一个成人大小的黑洞。

萧峰毫不犹豫,迈步而入。

注:故人此前在一篇问答中,说过虚竹便是斗酒神僧,这次又说萧峰是,大家高兴的话,就把它看成平行时空中的事件。不高兴的话,随便。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