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全面战争三国细作怎么偷武器(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的的)

发布时间:2023-06-14 11:35:21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的的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初,就因为搞错敌军连续出现两次意外事件,充分说明了在战场上问题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我军刚刚踏出国门作战时,在战场侦察中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从而在后面加强了侦察与情报工作。但两次事件的结果却是一忧一喜,上演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颇具戏剧性的战斗。

(开国中将,39军军长吴信泉)

一般说来,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语言和人种相同,我军通常采用混入侦察、捕俘审讯等确定当面敌军,尤其是我方卓越的情报工作,很多时候连前述两项工作都免了,内线送来的敌军作战序列和战役布署一清二楚,详尽有加。然而在朝鲜战场上,面对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区,志愿军各部一时还不太适应。

1950年10月27日,第38军奉命奔袭60公里消灭熙川以北之敌,情报显示当面之敌为南朝鲜军第8师,其中在熙川城内驻防的只有该师的一个营。38军首长一边急行军一边部署战斗计划,以该军第113师为正面主攻部队,第112师负责包抄敌后断其退路,第114师为军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全军上下摩拳擦掌,力求将敌一举合围歼灭。

总攻尚未开始,军前指突然接到了穿插中的第112师急电,在熙川城内发现美军一个团,并且全部是黑人,这个情报让军首长大为吃惊,因为与之前掌握的情况差距太大,根据战前志司提出“先打伪军,后打美军”的战术思想,38军前指谨慎起来,随即研究调整部署,因此迟至29日才发起进攻,结果除在熙川外围俘虏了100多个南朝鲜士兵以外,冲进城内才发现空无一人,敌第8师主力已于几个小时之前逃离。

而后的事实证明,所谓熙川驻有美军一个团的情况根本不存在,第38军两天的贻误使志司“首歼熙川之敌”的计划落空。而熙川战斗是这支四野头号主力入朝的第一仗,正因为弄错敌人,在战史上留下了说不尽的遗憾。战后志司狠批了第38军的动作迟缓,全军官兵憋着一口气发誓要打翻身仗,终于在第二次战役中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

(志愿军还在使用日式武器)

两天后的清晨,负责正面进攻的第39军前卫第116师师长汪洋,正在云山城外秘密监视城内敌人的动向,这里驻扎的是南朝鲜军第1师,根据战役部署第39军应该在穿插部队到位后,于当日晚7时发起突袭。中午刚过,前沿潜伏的侦察员汇报说城内敌人打起背包有逃跑的迹象,为不失战机,第39军军长吴信泉决心提前发起攻击,11月1日下午5时,我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敌人猛扑过去。

战斗打起来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头,敌人的抵抗和火力都超乎战前预料,志愿军战士不管三七二十一猛打猛冲,接近了才发现敌人是一水的高鼻梁:“个子高高的,白的”,原来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已经与南朝鲜军换防,但我军侦察员没能确认这一情况和弄清,把敌人换防的过程误以为是要逃跑。

开弓没有回头箭,狭路相逢勇者胜,第39军一面积极组织部队围歼美军第8团,一面派出部队阻击前来增援的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

战至11月2日下午,志愿军歼灭骑1师第8团大部和第5团一部,毙伤俘美军1840人,缴获各种火炮190门和大批武器,美骑1师主力望风而逃,这就是令美国人记忆深刻的的“云山战斗”,它终于让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彻底相信:真的来了。

(志愿军发起冲锋)

《全面战争:三国》该怎么玩

  • 注意开局不要随意开战,正常来讲是会有一个敌对势力,先去攻打这个是最稳定的选择。
  • 注意将领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忠诚,在战斗中如果将领关系很好的话会有额外效果的。
  • 正常来讲天赋树下面一排是给内政武将点,带兵打仗尽量点第一和第二排的天赋。
  • 适当的吞并也是OK的,不要看到违背承诺就不敢去点,综合带来的收益再进行决定。
  • 注意武将的搭配,铁卫、战士(先锋)、军师(指挥),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 要有个明确的目的,现在应该干嘛,下一步占领的地方是哪里,时刻关注自己的粮食和经济

怎么种植黄豆才能高产优质

在早前我种植的黄豆规格:行距4O公分左右,株距:35公分左,一共有4分地。秋后的产量基本算是丰收。临退休最后一年,也不打算要的太多,因为家里有很多存货。株距增加钊6O公分,行距也略宽一点。磷酸二氢钾与杀虫剂勾兑,共喷洒三次。长势喜人。到收获时产量没低反而超出了我的预计,子粒饱滿肥大,看来提高产量合理密植也不可忽视。

中药材赤芍怎样培植

中药材赤芍在清江鹤寄居地就是芍药。据《通志略》书记载:芍药不仅仅是红色的,现在有红黄白粉蓝黑紫绿等9大颜色。因其花色花形繁多奇特,与"花中之王"牡丹并称"花中二绝"。

所以培植赤芍除了作为药材种植外,还可以作为花卉培养,放在阳台上,厅堂弄屋处,美化环境装点气氛,效果非常不错。

那么作为中药材种植,赤芍怎么栽培才能获得高产?怎么管理才能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呢?

总结药农经验,结合赤芍种植技术措施,清江鹤现将相关赤芍种植知识分享如下,欢迎互动探究。

一,掌握赤芍对环境的喜好。

投其所好赤芍才能长得丰盛,种植才能获得丰产稳产高产。

那么赤芍对其生长的环境有哪些喜好呢?

《名医别录》中说赤芍性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畏风怕积水。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也就是说赤芍可以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涵水性较好微酸性或中性沙质腐殖地。可在高温低温环境下生长,但忌在潮湿环境中种植或在高湿环境下生长。易感病致植株枯死,影响赤芍产量和质量。

一是在上茬赤芍收获以后,掰下芍药根茎上的芽头作为种子进行繁殖。注意每块种子需要带粗壮芽头2~3个最好。芽头取下后还要进行砂藏才能成为下个年度的种子进行使用。

二是采用分株的办法进行种子繁殖。这种方法只争对用量不大时的简单分株。

分株时间一般在秋季。分株的时侯挖出赤芍老植株,根据赤芍根系的长势情况,将其按3~5个芽进行分切处理,用草木灰处理伤口,摊晾1~2天待伤口风干后栽种。

三是在大面积作为药材种植时多以种子进行栽植。主要是相对于分株繁殖和芽头繁殖来说,成本低方法简单效果好。

三,赤芍种植地块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没有连作的中性至微酸性砂质壤士或腐殖土为好。不选保肥保水性能差的红砂质壤土及粘性重的黄泥壤土。不选盐碱性过重和酸性过重壤土。不选落潮地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地块作栽培地。

四,赤芍种植前的准备:

将所选地块进行深翻碎化。耕作层至少要保持在40㎝以上。然后将地块整理成宽一米,长视地块长短,高30~40㎝,操作沟间距30~40㎝的高厢栽培厢,四周开好排水沟。

再将种植基肥施在栽培厢上。最好是将化学肥料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撒在栽培厢上并进行浅混土。再用农家稀粪水泼浇厢床。粪水沥干后用小点锄将肥层进行疏松碎化扶平。再撒上过筛细士蒙面。

为了防止以后杂草干扰赤芍生长,此时可以用封闭性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封闭性除草。如用90%乙草胺乳油800~1000倍液,或者45%丁草胺噁草酮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处理土壤,药后一小时覆膜闷熟土壤,熟化肥料及封闭性除草效果非常不错。

五,赤芍适时按规格播种。

最好在8月下旬9月初播种。(因各地气候及海拔不一致,播种时间以当地适宜时间为准)。

不能播种过迟。过迟芽头发根慢,影响赤芍生长及产量。过早芽头发芽早,进入严寒冰凌天气以后,易造成种子冻伤,出现缺垄断苗,不能保证苗齐苗壮和亩基本苗。

如若用芽头作种在播种时,要将芽头朝上,一边放肥一边放种(基肥没提前施入的前提下),种肥分离防止出现肥害。

六,赤芍的栽培管理:

赤芍喜湿润偏干的土壤,怕潮湿和水涝。水分过量或太过饱和,易造成赤芍根系和地下根茎腐烂。因此在芍药生长季节,要适当控制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涵水量60%~80%即可。天气出现集中降水或降水量较大时,要及时清理排水沟进行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

其次赤芍喜肥,特别是在根茎膨大期对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多。因此,为了提高赤芍产量,可以在赤芍根茎膨大期冲施磷钾肥,以满足赤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磷钾肥的需求。

此外,除根际施肥外,还可以用98%晶体磷酸二氢钾水溶肥与0.1%三十烷醇(或0.1%芸苔素内酯)800~1000倍液对赤芍进行茎叶处理,增产效果很好。

七,做实赤芍田间病虫害绿色防控:

在赤芍上危害的主要病害有轮斑病,叶霉病,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疫病,锈病,软腐病等。重点做好白粉病,软腐病,叶斑病,灰霉病的防控。

(一),赤芍白粉病:

田间诊断特征是赤芍叶片上覆盖一层厚厚的白色粉末,影响赤芍叶片光合作用。病害后期在白色粉末中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

化学防治方法: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与25%三唑戊唑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两元复配使用,效果甚好。

(二),赤芍叶斑病:

主要危害赤芍叶片。叶片感病时着生初为褐色后为淡褐色或者灰白色,病部有同心轮纹的近圆形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部渐生黑绿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

化学防治方法: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l500倍液,或80%乙蒜氯霉乳油600~800倍液与25%丙环唑乳油I000~1500倍液两元复配使用,防控效果比较好。

(三),赤芍灰霉病:

可以危害赤芍茎叶花等部位。是比较"顽固"的赤芍病害,要进行重点防控。

赤芍感病以后,先从植株的下部叶片显疾。从叶缘尖端向上形成淡褐色园形或不规则轮纹斑,空气潮湿时病部显灰色霉层,重病时可致赤芍茎部腐烂,植株死棵。

化学防治方法:可以在发病初期用25%异菌脲木霉水剂1200~I500倍液,或者用25%啶菌噁唑与0.3%丁子香酚及25%异菌脲1200~1500倍液三元复配使用,不仅持效期长,而且能阻止灰霉病发展。

(四),赤芍软腐病:

主要是土壤湿度过大,降水较多所致的根系病害。轻者植株发黄不长僵苗,重者根部腐烂死棵。影响赤芍产量。

化学防治方法:在赤芍软腐病发病初期可以用50%枯黄净甲羟多菌吲哚乙酸水剂800~1000倍液与烂根死苗净氨基酸多功能叶面肥50g/桶水两元复配使用,或者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与急救120多功能叶面肥两元复配使用,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赤芍上危害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如土蚕,地老虎,蛴螬,蝼蛄等。防控时可以结合赤芍病害防控一起用药:如20%甲氰菊酯乳油600~800倍液,或者20%氰马乳油800~IOOO倍液,点蔸顺垄喷雾,防治虫害效果不错。

结束语:种植赤芍要想获得高产稳产,首先是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植株,提高赤芍抗病能力。然后在管理不缺位不错位的情况下,多施功能性叶面肥调节赤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以利根茎膨大提高产量,方为上策。

三国演义空城计诸葛亮如何看出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攻城

在回答这道问答前,我想先说几句闲白儿。

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垂直度,我总是碰到关于“三国”的问题。说实话这些问题有时候着实让我头疼。虽然我本身也算是无知而无畏门外汉,但并不妨碍我对于一些问题还是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浅薄想法,反正提出来也是共同讨论共同进步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之所以让我头疼,是因为有些问题的确是在混淆。因为《三国演义》只是本历史小说,并不能代表历史,但偏偏三国演义里面的种种情节却比历史更让人耳熟能详,以讹传讹下来很多人把演义里面故事反倒当成了正史。

可是这并不代表《三国演义》没有研究价值。事实上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而且还在为人津津乐道,甚至在快餐文化横行的当下还能有人塌下心去看,去读,去理解,说明每本书都是有自己存在意义。因此,《三国演义》在不去追究是不是杜撰历史的时候还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好书。

《三国演义》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罗贯中。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一部《三国演义》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但在《三国演义》的光环笼罩下,又有几人知道罗老爷子还是个有志图王心怀凌云的谋士。命运多舛,让罗老爷子志不能舒,只好把一腔热血转到了写书上面来,没想到一写就是本名著。

从作者的背景不难看出《三国演义》中其实满载着许多对当时的看法,还要一些作者对过去成败的剖析和反思,甚至有些精彩桥段也可能都是作者是对自己某些经历的假设或者是谋划。

那么这一切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情况下,不由得不让人去研读,去品味。在研读中自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有的真的只是属于口水题,有的却是存在一定道理,如果一味的把基于《三国演义》的问题都归于正史里没有,从而得出此题无意义的论点,实在是有些偏驳了。

说了一些不知所谓的话以后还是要回到问题上来的,毕竟我是来答题的。

这道题就是典型的看完《三国演义》以后提出来的疑问,因为空城计在正史中诸葛亮没用过。至少,目前,没证据表明诸葛亮曾经用过。

既然只是演义中的情节,那还是把所有目光都汇聚到小说上,然后静下心来慢慢的思考。

空城计是怎么回事,我这里就不再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了。能点进来的至少都应该知道,即使有不了解的也能去翻书,去百度。要是都不想的就看看别人的回答,想来大部分回答中都会有具体讲述的。

三国演义空城计诸葛亮如何看出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攻城?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说一本跟《三国演义》风马牛不相干的书。这本书是本正经的小说,虽然也是敷衍在某些历史上,但没有人把它当成历史小说去看,原因就是这本书讲武讲侠,是本武侠小说。

书的名字叫《鹿鼎记》,里面的主人公叫韦小宝。这个人说他是混不吝也行,说他是滚刀肉也可,反正是个生于青楼长于青楼的小人物。但就是这么个小人物在风云际会的情况下竟然一路扶摇直上最后成了康熙御下大清王朝一品鹿鼎公。要是寻常人只怕殚心竭智才能坐好这个位置,但此公非但能当好此差,还能同时身兼数职,甚至在一些互相敌对的势力中都能游刃有余。这里当然有上天眷顾的成分,但还有个根本原因就是此公有项过人之处——会说谎。

说谎,似乎可以称之为大众技能了,每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或多或少都说过谎,但是说过不代表会说。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一个谎言的结尾都是另一个谎言的开始,最后谎言被戳穿很多时候不是被骗者主动去发现,而是自己圆不上了。韦小宝不是,他深谙说谎的精髓。韦小宝的谎话从某些程度上讲可以说是真话,只有在关键的地方才会讲一句假话。这种说谎可以说是非常高级了,因为它能让每个人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哪怕在未来真正触碰到了,在相互印证下也会得出韦小宝没说谎,或者韦小宝自己也是被蒙蔽了的结论。

这点跟《三国演义》很像,罗老爷子也正是用的七分实三分虚的说谎让数不清的读者认为他笔下的才是真实的三国。

举这个例子的道理,是什么?很简单,当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面形成了对另外一个人的强烈认知以后,就会很难把它改变。就像韦小宝一口气说了一百句话,其中九十九句是真的,那么唯一的一句假的自然也变成真的了。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形成了真理瞬间。

同样真理瞬间也适用在空城计中的司马懿身上。在《三国演义》中罗老爷子成功的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算无余遗的绝世智者,这种算无余遗来自于诸葛亮永远的战战兢兢,永远的如履薄冰。这个特点已经成为诸葛亮身上被烙印三分的显著标志,让过往的所有对手,包括司马懿本人都深以为然。正是在这种强烈认知下,诸葛亮突然干出件君子立于危墙之下的举动必然会被过往所掩盖,就像面对太阳看到的永远是光明一样。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像司马懿了解诸葛亮一样,诸葛亮同样也了解司马懿。在诸葛亮的认知中司马懿也是个谨慎的人,也许诸葛亮有着异乎寻常自信,他知道任何人站在他对面都会变得非常谨慎。所以诸葛亮可以说是在无数选择中最终确定了一个绝对平和的方法,那就是城楼操琴。

这个又要牵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说法。当年张三爷站在当阳桥头独挡曹操追兵,其实也是可以看成是个空城计。张飞这么做是突出他的猛跟豪气,还有就是他在赵云之后,用一支生力军的形象出现,然后再加上他身后的尘烟让曹操认为有伏兵在后。当然,诸葛亮跟张飞不同,假如诸葛亮也是来到两军阵前直接面对司马懿,只怕这个老对手就会直接派人过去了。毕竟诸葛亮属于文官,而且就算想跑,两条腿也跑不过四条腿。所以,诸葛亮用了另外一种,就是“居高临下”。

说起来天下三百六十行,凡是做买卖的柜台摆置都低,讲究卖方亲主顾。但凡是都有例外,有个行当叫当铺,它的柜台就高,而且已经至少要高过当当的一头。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大部分跟现在的问答无关,也就不多说了,只说有关的一个,就是当当的人需要抬头看掌柜的,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感,气势在还没论价时就已经输了。司马懿在城楼下看诸葛亮也是这种效果。不光如此,一个在城楼上,一个在城楼下,虽然看上去离着不远,但实际上诸葛亮已经人为的设定出一个心理障碍,或者说是个两人的缓冲地带。有句话叫当断不断,反为其乱。人在不经过思考出现的第一个反应可以叫直觉,但直觉往往是最直接的,而且有可能还是最有效的。可如果一个问题要是经过了大脑,无论是谁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做出各种假设判断,哪怕是莽撞如张飞也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假设越多人的选择性就会越多,选择性越多人反而就想不明白该如何做选择了。换句话来讲,司马懿越是动脑子去推算,诸葛亮给他出的选择题就越难解。而且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诸葛亮把选择的权利毫无保留的交给了司马懿,那就意味着把所有压力也转给了自己的对手。司马懿的难以抉择也应了“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

当然仅仅是让司马懿出现选择综合征还是远远不够的,诸葛亮不断的在胜利的天平上给自己这边添加砝码。

首先诸葛亮让对手看到的是自己的镇定,这份镇定就是通过操琴来体现出来的。诸葛亮尽可能的展现出自己的从容和悠闲,从而营造出一个异常平静的氛围。司马懿身后是十五万大军,就算人可以管住自己不出声,可马怎么着也得踢踢腿,喘口气吧。所以说诸葛亮这边越安静就衬出司马懿那边越乱。在这个时候每个喘息都是对司马懿的催促,要知道两军对垒到这个状态,司马懿从道理来讲只有攻城一个选择,但诸葛亮正因为掩藏,才会有无限个选择。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的选择是什么,正因为未知才会觉得可怕。

光这些诸葛亮还嫌不够,他又给了司马懿一份无形压力,这个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压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平民在城门外打扫。大家都知道历来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杀平民,因为平民一死人口就没有了,而且也容易把平民推到敌对阵营中变成对方的兵。诸葛亮故意把平民展现到司马懿面前,特意着重说明,你看,我这边除了平民可就没人了。作为一军的统帅能没有兵?这个任谁都会觉得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谁还会去上套?

空城计是不能单独看的,它必须结合所有特定因素才能达到它的目的。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正是把己方的诸多优势,而且有心算无心,以无法对有法,做到这个份上司马懿若还不退兵,那诸葛亮就枉被赞为“诸葛之智近似于妖”了。

以上就是演义中明面文字上分析出的原因,事实上现在流行的是另一种解读,这个就是挟寇自重论。这两天又看了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嵩给胡宗宪写信时说‘大明不能一日无东南,东南不能一日无胡汝珍,所以若要严家不倒,那么必须胡汝珍不倒;若胡汝珍不倒,那不能尽除。’司马懿对上诸葛亮就是说明其中道理。一旦诸葛亮死了,蜀汉灭亡指日可待,司马懿在曹魏说轻了就是永无出头之日,说重了就是身家性命只在朝廷的一念之间。有道是最了解一个人的不是他的亲人,而是他的对手。诸葛亮作为司马懿毕生大敌,同样也明白他的处境。所以从一开始诸葛亮就笃定司马懿不会杀进来,至于空城计不过是给到对手一个台阶,好让他不至于丢了面子,失了军威。也可以说,是两个通过隔空对话联手给当时的大都督曹真演了一场好戏。

好了,就写到这吧。写着写着在不知不觉中又长了,真不知道有哪位朋友能耐心看完。无论是谁,我在这里都先说谢谢啦。

说起来这两天回答类似的问题一共有三道了,每道都不甚相同,想想也是骄傲。不过,要是再被邀请到类似问题,我可就真没词了。

雅贼文抄,妄言之。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