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战地一汤姆逊冲锋版解锁困难(为什么现代枪械已经基本不用弹鼓了)

发布时间:2023-06-08 13:27:40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为什么现代枪械已经基本不用弹鼓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弹鼓还是用的,但主要是用于轻机枪,普通步兵的自动步枪是不会用了。

原因如下:

第一,弹鼓的可靠性问题。

弹鼓其实有很多种结构,但都比较复杂。

二战期间,德国人很羡慕苏军波波沙的71发大弹鼓,但用多了又退回自己的弹匣。

为啥?

弹匣结构简单,供弹故障率比较低,而波波沙的弹鼓经常会出现问题。

对于弹鼓的可靠性问题,其实美军也有认识。

美军汤普森机枪在国内也是可以使用弹鼓的,但军用的就不配备弹鼓,也是可靠性有问题。

对于现代化自动武器来说,可靠性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弹鼓被逐步淘汰也是正常的,没什么稀奇。

第二,弹鼓的重量问题。

弹鼓重量偏大,还是以波波沙为例,装上35发可拆卸式弹匣为4.15公斤,装上71发大弹鼓则高达5.3千克,重了1公斤多。

要知道,AK47已经很重了,空枪才不过4公斤。而M16装弹也就是4公斤。

而波波沙还是,是发射手的,如果发射自动步枪弹就会更重。

由于该枪过重,我军在朝鲜战争使用了一批,基本都是用弹匣,没有用弹鼓。

第三,实战意义的问题。

在二战时期,发射手枪弹的普遍存在,这是因为步兵班连发武器很少。以二战初期德军为例,步兵班只有1挺轻机枪,其他都是单发步枪,只有是连射火力。

这种情况下,数量不能很多,就要尽量提高装弹量,增强火力压制性。

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步兵班人手一支自动步枪,火力已经很强。

就步兵班战术来说,需要持续进行火力压制的是配备弹箱或者弹鼓的机枪,自动步枪是不需要持续扫射的。

实际上,正规作战中,普通士兵参加一次战斗,未必有机会打光一个弹匣,除非胡乱扫射。

所以,普通步兵的自动步枪采用弹鼓增强火力没什么意义。

其实原因还有很多,就说这么多吧。

战场上的指挥员,为什么不拿步枪或者去打仗

还记得《兄弟连》里面的一幕么?

温特斯升迁后离开了E连,一次攻势中,他看到继任的连长戴克中尉将E连指挥得稀烂,把部队带入了绝境,于是激动得抄起枪就要往上跑。

结果团长拦住了他并提醒道——温特斯,你是营长,快回来!我理解你对E连感情,

温特斯只好讪讪而回,然后他下令让斯皮尔斯前去替换掉戴克。

这一幕很生动,显示出了营级单位到连级单位指挥员巨大的区别。也显示了美军连级部队的前线指挥情况。

戴克中尉尽管指挥得,但他的作为连长,确确实实是在一线指挥战斗,德军的火力可以直接打到他藏身的草垛,这个草垛也成为了E连的临时连指挥部。

在战斗扩大到一定规模前,还轮不到戴克以连长的身份直接参加战斗,连级的战斗连长就是最高指挥官,负责发号施令即可。但如果战争场面扩大到更高层面的话,连级指挥员一样得上。

基层部队的指挥有一定的临场性,所以有时基层指挥员得以身作则,或者通过直接的行为带领部队作战。比如温特斯在E连时,有次他甚至插着刺刀,独自跑过空旷地带,带头杀入德军阵地。

但随着他升任营长,有些事情就不能随意做了,他必须适应更高层级的指挥角度,去快速的合理的调度部队,而非亲自端枪上阵。部队需要的是整体的指挥,而非多一个端枪冲锋的莽夫。

就如同戴克与斯皮尔斯的临阵指挥权交迭一样,E连迅速产生了变化,在优秀指挥员的各种调度下,E连很快改变了被压着打的现状,继而攻克了阵地。

当然,战场的实际情况绝非一部电视剧能阐述,比如苏德战场那些呈集团军规模的冲锋,连排级别的指挥员也只是炮灰而已。苏军那些跟随坦克冲锋的步兵,排长唯一的作用就是整好队形,与士兵们一同组成阵势,然后填进纷飞的炮火之中。

其实部队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都遵循着同一个原理,指挥级别越高,越不需要直接的端枪上前线,部队即便打光,最后上场的也是级别最高的那个,他们的职责永远是负责当部队的大脑而非拳头。

好比你在打红警,突然把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你变成一个小机枪兵投入战场,你觉得这场仗能胜利么?分工决定了这个机器的合理运转。(实际上许多高级指挥官经常出现在最前线)

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巴丹战役,还出现过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只身逃跑的情况,当时美菲军围在巴丹半岛的绝境中狂攻,于是麦克阿瑟丢下了温莱特中将一下一众美菲,唯独自己坐着鱼雷艇开溜了。

麦克阿瑟也不是白溜,他总结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回去后重整大军,以“蛙跳”拔掉了日军太平洋上的据点,继而卷土重来,一路打到日本投降。

到了麦克阿瑟这一级别,基本上是打死都不会亲自上战场的,要不然50年代初的那场战争中,为什么李奇微来了个脖挂甜瓜雷的扮相,马上就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好感呢?

勇敢的将军也有,比如“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当年是战场一浪,他经常坐着桶车在战场前线四处晃悠,要么就坐着飞机到处转,甚至有次他让飞机降落在中,指挥了一通才飞走。

隆美尔倒霉也倒霉在这上面,后来负责营造大西洋壁垒时,隆美尔经常坐着车去一线视察,结果遭遇盟军飞机轰炸,脑浆子都差点给炸出来。

同样比较莽的还有美军的艾布拉姆斯将军,作为巴顿的下属和美军的坦克悍将,他虽然没端着,却以团长的身份坐在坦克里奋战于一线。

他的坦克上焊满了德军坦克上拆下来的装甲,绘制了白云和闪电的图案,还有个“霹雳7号”的外号。实际上还有霹雳1、2、3、4、5、6号,但这些坦克已经在10个月内毁掉了,他换了7辆坦克,干掉了80辆敌军坦克,这其实已经相当于端着血战了。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也有不少一线冲锋的高级指挥官,比如63军的彼得罗夫斯基中将,他的在向第聂伯河东岸撤退时遭遇德军合围,于是彼得罗夫斯基带头冲锋,他不断将胆怯的士兵踢起来,带着战士们坚定的向着河岸推进,最后被德军击中头部而亡。

他留下了一句话——“同志们!如果面对每一颗飞来的子弹我们都要低头,那么脖子该多酸啊,来,跟我冲!”

为什么有玩家说在《绝地求生》中win94是最难用的枪械

win94狙击步枪射速频繁过低更换弹夹时间长伤害高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