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灰烬战线扩编材料(曾国藩湘军有屠城之举,为何有人为他洗白)

发布时间:2023-06-01 11:54:47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曾国藩湘军有屠城之举,为何有人为他洗白

这个嘛,实际上就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

曾国藩所处的是什么年代?清朝。

清朝是什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既然是封建王朝,那必然有共同点喽。

屠城,就是个封建王朝普遍的共同点。

屠城这个事儿嘛,从战国时代起就明确载入史册。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这还是轻的。

秦国统一六国之战,就是一部血腥的屠城史。

皇甫谧《帝王世纪》说:

“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

没有屠城,这么些个人都是怎么死的?

说到屠城,刘邦集团也不手软,

《高祖本纪》:“南攻颍阳,屠之”。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

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古名将韩信也不能例外。

《韩信卢绾列传》:
从攻项籍,屠煮枣。 屠胡陵。
击陈豨,屠马邑。
击下蓟,屠浑都。

战争年代,屠城就是标配,并且古人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国时期,曹操是个屠城专业户,光是《三国志》中,就记录了他不下八次屠城。

缪袭还写下了《屠柳城》,为曹操屠城大唱赞歌:

屠柳城,功诚难。越度陇塞,路漫漫。

在别人看来,这都是军功啊,不打胜仗,哪里有资格屠城呢,被别人屠还差不多。

从有战争开始,屠城就始终伴随着战争。

有些朋友可能以为,屠城多半是不义之师的不义之举。

然而,屠城并不分阵营。

以杀胡文明的冉闵被许多人认为大英雄,屠城毫不手软。邺城屠城,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以当时的人口数量,这是个什么概念。

李世民够正义吧?一样屠城。

《新唐书 高祖本纪》:“三年...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

特别是在攻城遭遇顽强抵抗后,获胜的攻击方更容易屠城,这被认为是提高士气,报复守军,散播恐惧的最好办法。

或许有人说,这些都是几百上千前的事,曾国藩那时候,已经是晚清,离现在不到200年,不该再发生这样残暴的事。

那我说,您可能是太高看了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虽然曾国藩时代已进入晚清,但它与清初相比,思想上的进步小得可怜。

清军入关,以武力征服天下,代表性作品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虽然很野蛮,很残暴,但事实证明,卓有成效。

在那个年代,瓦解对方抵抗意志的最好办法,就是屠城。提升自己时期的最好办法,也是屠城。

并且,那个年代,没有组织,没有国际公约,没有罪,最多被谴责几句,得远远大于失。

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曾国藩的屠城,是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在他之后,屠城的暴行还是一再出现,直到近代,才得以遏制,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以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古人,显然有失公允,您把曾国藩放到现在的时代,看他还敢不敢屠城?

明成祖朱棣杀死三千宫女的传言是真的吗

朱棣不是杀三千宫女,而是以凌迟的刑罚活剐了2800名宫女,还饶有兴致地挨个亲自操刀剐完。

这起惨案源于几个朝鲜女子在大明的一场宫斗导致的。

朱棣称帝后,朝鲜王进献了一群朝鲜的绝色女子,朱棣笑纳了这批美女,并且都给纳入后宫给了封号。

其中权氏封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

而权贤妃肤色白皙、姿容美丽,还善于,朱棣实在是喜欢得不得了,宠爱之至。

甚至连打仗都随时带在身边相伴左右。

不幸的是,在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带着她从北京返回南京,权妃不幸病逝。

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出现震惊了所有人!

一个名叫贾吕氏的宫女,向朱棣举报,说是吕氏(婕妤)在茶水中下毒,杀了权妃。

心爱的宠妃突然去世,朱棣内心十分悲痛,收到举报后,更加失去理智,一怒之下砍了吕氏,并诛连了与吕氏相关的宫女、宦官等数百人。

搞死了吕氏,贾吕氏也受到朱棣的宠信,在宫中肆意妄为,甚至与宦官鱼氏,俗称”对食“。

按说这种属于严重违规行为,是要受到严惩的,但朱棣比较宠信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贾吕氏和鱼氏心中畏惧,竟然了,这下可就更严重了!

在朱棣看来,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想追究,可这俩人何至于会害怕到?

其中必有猫腻!因此下令彻查。

这一查,直接引出惊天秘密!

经过一番严查,兴许是有些宫女经不住拷打,干脆就说这俩人儿想谋反,计划毒杀皇帝,所以畏罪自尽!

这条口供已经十分严重了,足以诛九族,可这还不止,在严查之下,又曝出一条秘闻!

经污点证人指证,多年前已经去世的权妃是正常死亡,不是被毒杀的。

那位贾吕氏原本是一个吕姓的商贾人家女儿,进宫做了宫女后,因为那个朝鲜吕氏婕妤跟她同姓,所以想和她搞搞关系,结交一下。

谁知这吕婕妤压根儿不搭理她,对她不屑一顾,因此怀恨在心,借权妃病逝一事,诬陷是吕婕妤下毒害死的。

好了,事情大白,朱棣听得目瞪口呆,随即大怒!

谋反已经是诛九族的大罪了,这厮区区一个宫女竟敢陷害皇妃,害的朱棣误杀了数百人。

这是把皇帝当枪使了啊!

越想越气的朱棣当即下令把所有与贾吕氏相关的宫女抓起来,最终牵扯出2800人。

朱棣下令将这2800名宫女全部处以凌迟,而且到刑场亲自给每一个宫女操刀动刑,并观赏了行刑的全过程。

这就是这场惊天血案的全部经过,此事被记载到了朝鲜官方史书《李朝实录》中!

先是,贾人子吕氏入皇帝宫中,与本国吕氏以同姓,欲结好,吕氏不从,贾吕蓄憾。及权妃卒,诬告吕氏点毒药于茶进之,帝怒。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余人。后贾吕与宫人鱼氏私宦者,帝颇觉,然宠二人不发,二人自惧缢死。帝怒,事起贾吕,鞫贾吕侍婢,皆诬服云“欲行弑逆。”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皆亲临剐之。或有面诟帝曰:“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李朝实录·世宗二十六卷》

稍微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嗜杀,也是存在的问题,像《明史纪事本末》就记载了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割了铁铉的耳朵鼻子让他吃,还割了陈迪的儿子的耳朵鼻子逼陈迪吃了。

那杀2800宫女这事儿还被记载到朝鲜官方史书,这应该是真的了吧?

其实不然,《李朝实录》这段记载根本就是在胡扯,朱棣凌迟2800名宫女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因为这段记载的疑点非常多。

其一,此事属于孤证,而孤证难立。

以凌迟的手段杀2800人,朱棣还亲自上场操刀施刑,这么大规模的案件,涉案数千人,是瞒不住的,再怎么封锁消息,纸也是包不住火的。

既然瞒不住,那么在国内的一切史书中均找不到任何关于此事的记载,别说正史,就连很多写朱棣残暴的野史都没有记载。

只有朝鲜半岛的《李朝实录》有记载,所以这是孤证,是难以作为可信史料的。

《李朝实录》记载这事儿发生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这一年前后,朱棣忙得很,没工夫干这事儿。

朱棣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完成迁都北京的工作,他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朱棣亲征鞑靼,一直打到七月。

迁都是国家大事,要干的工作是相当繁重的,而且刚刚迁都完成,又发起进攻鞑靼,战争的前期准备,动员等也需要做很多工作。

再来看凌迟这个刑罚,按照明朝发生过的真实例子来看。

东厂的刘瑾被判“凌迟三日”,他被剐了3357刀,直到第三天剐到最后一刀,才让他死去。

懂这种技术活儿的刽子手又比较稀缺,假如京城里有10个人,一天处决10个,就算日夜不息,没个一年半载是搞不完的。

朱棣有这闲工夫亲自操刀?有时间观看全过程?他没别的事儿做了?图什么啊?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李朝实录》记载这件事是从一个叫金黑的女人口中得知的,这个金黑原本是朱棣的朝鲜妃子韩丽妃的陪嫁丫头。

朱棣死后,韩丽妃被拉去殉葬,金黑作为下人,不在殉葬之列,因此被放回朝鲜。

但这记载却十分矛盾,《李朝实录》和国内的《明英宗实录》记载的时间相差很多。

《李朝实录》说金黑在明仁宗时被放回朝鲜,她目睹了全过程,而明朝史书《英宗实录》则记载是英宗朱祁镇登基后,将她和其他朝鲜女子共53人一并放回朝鲜。

时间上就完全对不上,连时间都能弄错,可信度存疑。

放朝鲜国妇女金黑等五十三人还其国金黑等自宣德初年取来久留京师 上悯其有乡土父母之念特遣中官送回且谕其国王悉遣还家勿致失所。——《明英宗实录》

而且《李朝实录》本身可信度存疑!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数一数二的圣君帝王,在《李朝实录》中被说成了一个荒淫无耻的无道昏君。

看看这三段记载就知道了:

肃宗二年(1676年),清皇不恤国事,淫嬉日甚。

肃宗五年(1679年),皇帝游戏无度,不听政事,至于掠妾。其亡败兆,不一而足矣。

肃宗十年(1684年),清主破吴三桂,取美女三百,贮之离宫,日事荒淫。

——《李朝实录》

这个时间段,康熙正忙着平定三藩之乱,即使平定叛乱之后的数十年里,依然是康熙文治武功的巅峰期。

荒淫无道、掠妾,还取300美女,整日只知享乐???

可见朝鲜当时的史书,满口胡言乱语,瞎编一通,根本不可信。

淞沪抗战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却失败了

1932年爆发的“淞沪抗战”,双方兵力峰值是约60000人迎战日军90000余人,兵力对比大约是2:3,战役中干掉了10000多日寇。而1937年打响的“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峰值是约70万对阵日军25万,兵力对比约为3:1,整个会战中毙伤8万余人,数字在这里罗列的很清楚,你认为哪场仗打得更好些呢?

(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第19军军长蔡廷锴)

一定要区分开两次战役的性质,“淞沪抗战”源于1932年1月28日的“一二八”,中日双方都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严格来说它属于一场“军事”;而“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的“三”,此时北平的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中日两国实际是全面开打,只不过战场暂时分为华北和华东两大块罢了。

战场上的胜负其实要看两个结果,第一是最后形成的战略态势,以及双方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战役目标;第二是战场上的代价交换比。普遍意义上,读者好像都认为淞沪抗战打赢了,其实谬也,如果真打赢了,又何必签署正规军必须全部撤出淞沪、只能留下保安队和警察的屈辱之《淞沪停战协定》?

(第五军军长张治中)

一个国家不能在自己的城市里驻军,堪称奇耻大辱,所以淞沪抗战的结局其实并不圆满,造成大家错觉的原因是日军最后也撤出了,上海没有沦陷而已。而五年多以后的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彻底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所有淞沪地区,直至1945年宣布投降,所以严格来说,两次战役都失败了,只是第一次败得不那么彻底。

至于伤亡对比,淞沪抗战期间伤亡了14000余人,毙伤日军10000人冒头,这个交换比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战争每次战役都有这样的战绩,日本人早就撑不下去了;而淞沪会战期间伤亡了20余万人,毙伤日军8万余人,虽然给日军以重创,但却是以倾国之兵(华北一部除外)应战,可谓元气大伤,不利于长期抗战。

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来看,1932年的淞沪抗战应该说打得更漂亮一些,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蔡廷锴)

一、中方参战主体确实是敢战的精锐。

1932年“一二八”爆发时,正值老蒋第二次下野期间,是汪精卫和孙科主政,所以粤系的第十九路军才有机会驻防富庶的淞沪地区。在杂牌军中,粤军(后面基本都算中央军旁系部队了)确实是挺能打的,综合北伐战争的进程来看,粤系一点不输于黄埔系。蔡廷锴是什么人?曾经的第十一军第24师副师长,这个师是以铁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基干扩编起来的部队,蔡其实曾经是叶挺将军的副手。

该师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不过后来在南下过程中蔡廷锴率部离队,也就是说,蔡的部队是北伐军的老底子,战斗力蛮强的。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是蒋光鼐,“路军”只是建制级别而已,其实只辖一个第19军,而蔡廷锴是该军军长,当时下辖三个师33000余人,齐装满员并且装备也还可以,得算是当时最能打的部队之一。

(主持军政部的何应钦)

而后面增援而来的第五军,则是由黄埔嫡系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当时还是加强团的编制)组成的,军长张治中将军,兵力约在25000到26000人之间。这三支部队都是黄埔系的绝对精锐,而且热情也比较高涨,第87师的旅长宋希濂曾经在上海方面打响后,亲率全旅军官前往军政部请战,而第88师师长俞济时由于是铁杆嫡系,干脆直接致电老蒋,主动请缨驰援上海。

老蒋的复电原文是:“贵师行动,一听何部长命令,如运沪作战,务希奋勇自强,以保荣誉”。中央军嫡系加粤系王牌,某种意义上,这基本就是北伐时期的最强阵容,当然够喝一壶的。

(第88师师长俞济时)

二、日本当时并没有全面占领淞沪的打算。

1932年的日本,军部势力和法西斯主义还没有完全实现“暴走”,文官还是挺有话语权的,包括之前对于侵占东北“”的态度,日本军部和内阁的矛盾和分歧就很大,军部想搞武力扩张,内阁不愿意违反《公约》,所以内部一直在掐。但是对于在上海搞搞事情,文武两界又都是比较支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日军侵略东北的注意力。

策划“一二八”的是板垣和土肥原等人,也就是侵略东北的罪魁祸首们,在国际对日本非常不利的局面下,他们迫切需要在遥远的淞沪地区挑起事端,以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而裕仁的文官党羽“十一人俱乐部”(成员都是重臣),也主张日本在完成对东北的全部占领之前,需要有一个政治上的“思考间歇”期,以应付国内外的许多新问题,为此日本需要在上海发起一场“假战争”。

(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

板垣奉命回东京述职期间,根据日本高层的指示,曾经发电给驻上海公的武官田中隆吉:“满洲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拟策划之,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所以说,日本在没有完全做好对华全面战争准备、需要消化东北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在上海挑起武装是局部行动,并没有彻底占领淞沪地区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不会真玩命,而是差不多见好就收。

不过老蒋和南京倒是认真应战了,他们误判了日本人的企图,以为日军真的要觊觎上海,那可是南京的核心统治区域,跟东北不同,是轻易丢不得的,因此双方的战略目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

三、日军的战斗力在1932年还不那么强悍。

从日俄战争到1932年,日本并没有参与过什么规模较大的战争,包括参与一战也就是在青岛混混,所以其训练虽然严格,但实战经验真心一般。尤其是从1925年开始,日本文官还在搞裁军削预算,使日军的装备水平也迟迟没有提高,我们所熟知的什么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都是1932年才正式列装的(看型号就明白),所以淞沪抗战时期,日军的装备也是大杂烩。

在东北不消说了,因为日军根本没有遭遇到强力抵抗,所以军事冒险成功,然而在上海,面对第十九路军的奋起反击和第五军的坚决进攻,日本人最初是被打得挺懵的,遂有毙伤3000多的“庙行大捷”。换句话说,在没有日军绝对海空优势火力威胁的情况下,的精锐部队在战术层面上,还真不怵1932年的日军,并且从蔡廷锴到张治中将军,对日作战的态度也非常坚决。

(第十九路军在淞沪战场)

所以首先是日本海军陆战队被揍得七荤八素,然后就是陆军分批前来增援,计有混成第24旅团、第9师团、第11师团和第14师团等部,到1932年3月下旬,淞沪战场上日军兵力已有三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加海军陆战队约90000人。而老蒋调动的胡宗南第1师、徐庭瑶第4师、蒋鼎文第9师等部队,还没有真正到达战场,在只有两个军的劣势兵力下,战局肯定日趋不利,不久第二道防线即被突破。

如果南京方面坚决点,军事运输能力再强一点,以上三个精锐师能迅速投入战场,估计跟日军形成战场僵持是没有问题的。结果这些部队还没有到达,淞沪抗战已经开始谈判,并且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谈判,最后达成的条款当然不利于。

而淞沪抗战之后,日军各师团纷纷抽组混成旅团到东北作战,掳获东北的物资又增强了其装备水平,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军的战斗力其实是有所提高的。

(张治中在淞沪会战时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四、国际局势也不利于日本的侵略行径。

1932年德国的小胡子都还没有上台,在欧洲尚没有德国的威胁,西方列强对远东的事务还比较关注,尤其是其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北平和上海等大城市,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当然反对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所以从1932年到1935年,老蒋“以夷制夷”之策还是有些作用的,淞沪抗战爆发后,美国就曾正式警告日本,不得破坏九国公约。

包括后面的长城抗战,在日军攻破长城沿线后,美英甚至做出了陆战队直接登陆秦皇岛的姿态,所以这一时期的日本还是有所顾忌的,一方面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慑于发动战争时机的不成熟。当然,其中也有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因素,尽管日军增兵后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优势,但是这两支仍然坚持在上海地区,使一时不能全部得手。

在这样的战线僵持情况下,在美英等国的强力调停下,最终达成了停战,尽管正规军撤出了淞沪地区,但是日军除原驻闸北的部分海军陆战队外,陆军部队也分批撤离了上海,好歹保留了下来。因此总体而言,1932年淞沪抗战的结局要好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缺憾是老蒋的抗战态度此间并不太坚决,有点首鼠两端,希望国际干涉的心理更多一些,在后期的战场上比较被动。

淞沪抗战的意义也比较重大,它不仅保住了上海的基本,提振了全民的信心,不仅给南京赢得了五年多的备战时间,也迎来了全民族联合统一战线的形成,更使国民的正规军对日军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因其战役进程几乎就是未来淞沪会战的微缩版,所以对如何未雨缪绸保卫华东地区亦大有脾益。

加一句狗尾续貂的话,如果参战部队更多一些,效果恐怕会更好。

(第十九路军纪念阵亡将士大会)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