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放电避雷针的原理及应用有哪些
预放电避雷针是在传统避雷针放电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了“促进电离”这一预防电型避雷针的基本特性,从而达到了比普通避雷针更早的先导放电,扩大了保护半径,提高了安全系数。在雷电条件下,当雷电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任何导电的表面均会产生一个上行先导。在被动避雷针的情况下,只有在长时间的电荷重聚之后,才会传播上行先导。
口袋妖怪究极绿宝石嘎啦嘎啦配招
属性:地上 种族生命值60 物理攻击80 物理防御110 特殊攻击50 特殊防御80 速度45 种族值总合425 携带物:胖骨头(如果携带者为嘎啦嘎啦或可拉可拉物理攻击增加40%) 推荐性格:固执,调皮,开朗,天真 自学技能:嚎叫,瞪眼,集气,摇尾巴,骨棒,铁头功,愤怒,骨头回力镖,横冲直撞 个体推荐:物攻,物防,特防 获取途径:vip1礼包内有嘎啦嘎啦,vip2礼包内有胖骨头(以后狩猎场或许会有嘎啦嘎啦或者可拉可拉,胖骨头的话冠军之路有几率给) 先看下嘎啦的弱点: 从上直接看,嘎啦嘎啦可以说很一般,110我物理防御还可以,80的物理攻击并不高,其他属性更低,45的速度慢如乌龟,然而。。那个地面系精灵不慢呢?即使铁甲暴龙,隆隆岩这类,速度也才只有40-45点,况且,地上,岩石这类精灵向来也并不是速攻手,速度慢,然后两倍怕水系,草系,其他基本不怕,抗性还可以(隆隆石这类4倍怕水)
为什么避雷针的尖端很尖锐
随着夏季的来临,雷雨天气增多了。和雷雨一起到来的还有闪电,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是由于闪电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导致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闪电的威力是很强大的,其产生的温度可高达几万度,使得空气受热,急速膨胀,发出“咔咔”的恐怖声音。但是人类是有智慧的,因而人类总是能想到办法来以防被闪电击中——避雷针。现在绝大多数的避雷针的尖端都做的很尖锐,但是为什么要做的那么尖锐呢?其实,避雷针只是“尖端放电”效应的一种应用。如果一个带电导体的尖端很尖锐,导体的尖端部分所集中的电子相对较多,电场强度就很强,只要尖端积累的电子足够多,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离尖端附近的空气中有放电的现象,这就是尖端放电现象。要想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关键的是使得导体尖端部分的电场足够强。就要求导体的尖端在单位体积内积累的电子足够多,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导体的尖端做得很尖锐。当然,我们不能盲目的在所有的地方都把导体的尖端都做得很尖锐。因为尖端在放电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电晕”现象,这是由于放电尖端附近的空气中的离子与分子相互碰撞时,分子处于激发态[1](激发态是指除了电子的最低能态中其他可能的能态,所谓的“分子处于激发态”其实是指的分子中内部的电子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会有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从激发态回到基态的倾向,因而我们能够看见产生的光——“电晕”。在高压线附近的电晕恰恰浪费了很多电能,为了尽可能避免产生电晕,就在把高压线的表面做得光滑,以减少放电现象的发生次数。对避雷针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总在说打雷有闪电的时候不要躲在树下和那些高耸的建筑物旁了吧。在雷雨天气里,即便是大树也有可能产生尖端放电现象的,并不是整个一棵树所产生的,而是那些树叶的尖端。同理那些高耸的建筑物也是可以产生尖端放电现象的,从而引发雷击。
口袋妖怪中避雷针吸收的技能有什么
对战中,如果特性持有者不是地面系被电系技能定为目标时,技能对自身无效,同时自身特工提升一级,包括干扰型技能,多方对战中,除自身外无论哪方使用了电系技能,目标皆变为自己(跟我来可以消除这一效果)对战外,把此特性精灵放于队首,会收到更多的
可控避雷针的参数是多少
很高兴为你解答,可控电避雷针说明: ◎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原理 在雷云层形成时,雷云层底面部会产生大量的负电荷,雷云层负电荷的强度一般在7~15kA,雷云层的负电荷与大地间的正电荷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如图所示)大地正电荷通过可控放电避雷针尖端泄放,与大气层CB云的负电荷保持平衡,可控放电避雷针不断吸收并贮存能量,能量贮存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尖端向大气层泄放正电荷与CB云中负电荷中和,提前减弱CB云层中负电荷的强度。从而降低绕击率,减小放电电流,大大降低了感应过电压,以达到避免与减小雷击强度,保护建筑的目的。 ◎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特性 为了验证可控放电避雷针是否达到设计目的,我们用正极性操作波和直流分别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在等同条件下用正极性操作波放电获得的可控放电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的保护曲线。试验时模拟雷云电极离地面高度为8.5m为了严格的考核可控避雷针的保护性能,操作微波试验时没有附加直流电场,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特性明显优于传统避雷针,就主要参数绕击概率和保护范围而言,是令人满意的。 (1)绕击方面 可控放电避雷针有一个相当大的几乎不遭受绕击的保护区域。例如当绕击概率不大于0.001%时(显然在这样的绕击概率下,被保护对象遭绕击的可能性时相当相当小的)保护角高达55 ,相比之下传统避雷针实际上几乎没有不受绕击的区域。 (2)保护范围 当被保护对象遭受绕击概率允许达到0.1%(目前规程规定的允许值)时,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角达到66.4 ,而传统避雷针保护的保护角远远低于此值(因此,在雷电活动强的地方应用传统避雷针保护是比较经济的,被保护物遭雷击的可能性也还存在)。 (3)效益及应用前景 可控避雷针是一种广泛应用前景的直击保护装置。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意义。 ◎主要电气参数 (1)避雷针针高h=200m时,保护角65 ,相应地面保护半径为 2.14h,离地面高度hx处水平面保护半径为 2.14(hhx)。 (2)雷电流每次泄放的平均幅值小于7KA。 (3)雷电流的陡度=5kA。 (4)基本上消除了雷闪时产生的感应过电压。 (5)绕击概率不大于十万分之一的保护角为55 。 (6)接地电阻=10O。 (7)抗风能力不低于风速50m/s。